林烨的心脏狂跳起来。出租屋里还有他储备的压缩饼干、抗生素,还有手机里存的历史资料、农技手册。他迅速装了满满一背包物资,又按了按钮,瞬间回到了破庙。阿芷睡得正香,小眉头还皱着,许是在做噩梦。林烨把压缩饼干掰成小块,又倒了杯温水,轻轻放在她手边。
接下来的日子,林烨开始有条不紊地改善生活。他用现代打火机换了破庙里的旧陶罐,又从现代带了些种子,在破庙后的空地上开垦出一小块菜园。阿芷起初看着他摆弄那些“新奇玩意儿”觉得奇怪,可当绿油油的青菜冒出芽,当林烨用带来的细盐给她做了碗热汤面时,小姑娘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大哥哥,你咋啥都会呀?”阿芷捧着热汤碗,小口小口地喝着,鼻尖都冒了汗。
林烨摸了摸她的头,笑着没说话。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在这时代立足,光靠物资支援远远不够。他开始恶补永乐年间的知识,从手机里翻出《明史》《永乐大典》的资料,了解朝堂局势、市井风俗,甚至还背了些唐诗宋词——这年代,读书人最是受人敬重。
转机来得猝不及防。这天林烨带着阿芷去市集买布料,刚走到街口,就看见一群人围着张贴的告示议论纷纷。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应天府的富绅张老爷要办诗会,邀请全城的文人雅士齐聚张府,拔得头筹者不仅有五十两白银的赏钱,还能得到张老爷引荐,面见翰林院的编修。
“五十两白银!”阿芷拽了拽林烨的袖子,小声说,“要是能拿到赏钱,咱们就能买间小房子,不用再住破庙了。”
林烨看着阿芷期待的眼神,心里动了。他虽不是什么文人,但脑子里装着的唐诗宋词,随便拿出一首,都能在这时代惊艳众人。更重要的是,这诗会是个绝佳的机会——既能解决生计问题,又能让他在这文人圈子里崭露头角,为日后铺路。
诗会当天,张府门前车水马龙,往来皆是身着长衫、手摇折扇的文人。林烨穿着一身借来的半旧长衫,混在人群里,倒也不算突兀。走进张府,只见庭院里摆着数十张案几,案上放着笔墨纸砚,不少文人已经开始挥毫泼墨,旁边还有仆人端着茶点伺候。
“诸位,今日诗会以‘冬望’为题,或诗或词,皆可尽兴。”张老爷站在主位上,捋着胡须说道,“半个时辰后,诸位将作品呈上来,由翰林院的李编修评定高下。”
话音刚落,文人们便纷纷提笔。有的皱眉沉思,有的闭目吟哦,还有的胸有成竹,挥笔而就。林烨看着案上的宣纸,脑海里闪过无数诗句。他没有急着动笔,而是走到庭院角落,望着远处的雪景,思绪飘回了现代——那时他在大学里,曾和室友一起在雪夜里吟诵李白的诗,肆意又张扬。
半个时辰转瞬即逝,仆人们开始收集众人的作品,送到李编修面前。李编修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戴着老花镜,逐一审阅,时不时点头,偶尔也摇头叹气。轮到林烨的作品时,他先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随即瞳孔骤缩,猛地坐直了身子。
“此诗……此诗是谁所作?”李编修声音发颤,拿着宣纸的手都在抖。
林烨上前一步,拱手道:“晚生林烨,拙作让大人见笑了。”
“见笑?”李编修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此等佳作,何来见笑!诸位请看!”他将宣纸举高,朗声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庭院里瞬间安静下来,文人们都惊呆了。这诗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将冬日雪景写得淋漓尽致,比他们那些伤春悲秋的句子不知高出多少。李编修还没念完,又接着吟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好一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张老爷拍案叫绝,“林公子之才,当真是惊世骇俗!”
文人们也纷纷附和,看向林烨的眼神里满是敬佩。林烨却只是淡淡一笑,他知道这首《沁园春·雪》的分量,能镇住场子并不意外。可就在这时,人群里突然有人喊道:“此等佳作,怕是林公子从何处抄来的吧?我从未听闻有此诗句!”
说话的是个穿着锦袍的年轻公子,名叫王修文,是应天府有名的才子,平日里最是眼高于顶。他见林烨夺走了所有目光,心里不服气,便出言质疑。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是啊,这么好的诗,若是无名之辈所作,确实让人难以置信。林烨眉头一挑,看向王修文,笑道:“王公子说晚生抄袭,可有证据?若说从未听闻,那是因为此诗乃晚生昨夜观雪所作,此前从未示人。”
“空口无凭!”王修文冷笑道,“除非林公子再作一首,证明自己的才学!”
林烨早有准备,他走到案前,拿起笔,略一思索,便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墨色在宣纸上晕开,一首《将进酒》跃然纸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烨将笔一掷,潇洒转身。李编修凑上前去,一字一句地读着,越读越激动,最后竟老泪纵横:“此乃神作!此乃神作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等豪情,怕是太白再世也不过如此!”
王修文站在原地,脸色惨白,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众人看向林烨的眼神,从敬佩变成了敬畏。张老爷走上前,紧紧握住林烨的手,笑道:“林公子之才,冠绝应天!今日诗会第一,非你莫属!五十两白银,还有我给翰林院编修的推荐信,这就给你!”
林烨接过银子和推荐信,心里却想着阿芷。他能想象到,当阿芷看到这些银子时,脸上会露出怎样灿烂的笑容。他对着张老爷和李编修拱手道谢,又婉拒了众人的挽留,只想快点回到破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阿芷。
走出张府,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林烨摸了摸怀里的银子,又看了看手腕上的手环,嘴角扬起一抹笑容。永乐年间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他不仅要让阿芷过上好日子,还要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时代,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