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五一就能回家,再也不用在外面漂泊,我的心里就像揣了只欢腾的小鸟,连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之前压在心头的顾虑、对未来的迷茫,此刻全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对 “回大本营” 的热切期待。
我靠在宿舍的门框上,望着远处厂区的轮廓,忍不住在心里盘算:来到这个单位十三年,从青涩的青年到沉稳的中层,大部分时间都在驻外,跟总公司的中层领导早就基本脱钩了,这次回去,终于能重新融入熟悉的集体,不用再像个 “外人” 一样单打独斗。
这份喜悦很快化作了行动力。
我转身回到宿舍,开始收拾要往回拉的东西。
驻外十三年,他在这里积攒了不少物件:办公用的笔记本、文件夹,日常穿的衣物,还有这些年收集的书籍,甚至连宿舍里那盆养了五年的绿萝,他都打算一并带回去 —— 这盆绿萝陪着他熬过了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早就成了他在异乡的 “老伙计”。
他从柜子里翻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开始列物品明细。
“办公文件:3 箱,标注‘重要资料’,回去卸到总公司档案室,由档案管理员李姐签字交接”“个人衣物:2 箱,卸到家属楼家中,自己签字”“书籍:1 箱,卸到书房”“绿萝:1 盆,易碎,单独运输”…… 每一项都写得清清楚楚,连交接人和卸放位置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我一边写,一边念叨:“可得列仔细点,不然回去交接的时候账目不清,说都说不明白,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收拾完宿舍,我又去了办公室。
办公桌上,两万块钱的备用金和处理废料的款项整齐地放在一个信封里,旁边还放着相关的票据。
我把信封和票据放进公文包,心里琢磨着:“五一放假前事情多,要是等放假再交接,说不定会耽误事,不如提前把东西拉回去,顺便把财务手续办了,这样也省心。”
想到这儿,我立刻起身去找秦总。
敲开秦总办公室的门,我直截了当地说明来意:“秦总,我想跟您提议一下,能不能提前把要拉回总公司的东西运回去?一是五一放假人多,提前运能避开高峰,方便交接;
二是这两万块钱的备用金和处理废料的钱,我想趁现在赶紧跟总公司财务办理交接,免得放假后拖拖拉拉的,出什么岔子。”
秦总正在看文件,听我这么说,抬起头笑了笑:“你这性子还是这么风风火火,一点都不喜欢拖泥带水。行,我同意了,你赶紧去办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跟我说。”
得到秦总的同意,我心里更踏实了。
我立马掏出手机,联系了经常合作的货运公司,约定第二天一早就来拉货。
挂了电话,我又给总公司的档案室、财务科分别打了电话,告知他们第二天会把东西运回去,让相关人员做好交接准备。
忙完这些,已经是下午下班时间。
我走出办公室,看着夕阳下的厂区,心里满是轻松。
我向老黄要了一支烟,点燃一根,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缓缓吐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十三年了,终于要回大本营了。” 我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第二天一早,货运公司的车准时到了。
我指挥着工人把东西小心翼翼地搬上车,每搬一件,他都对照着明细单核对一遍,确认无误后才让工人装车。
装完车,我跟司机反复叮嘱:“路上一定要小心,尤其是那盆绿萝,还有标注‘重要资料’的箱子,千万别磕着碰着。”
随后,我开着公司的车,带着公文包,跟在货运车后面,往总公司的方向驶去。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倒退,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期待。
我知道,这次回去,不仅是结束十三年的驻外生涯,更是开启一段崭新的生活 —— 离亲朋好友近了,不用再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外;
能回到熟悉的集体,跟老同事们并肩作战;还能早点把老婆从养老院接回家,弥补这些年的亏欠。
一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加快了车速。
我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风风火火,不喜欢拖拖拉拉,这次也不例外。
我恨不得立刻飞到总公司,把所有手续办完,然后好好跟家人团聚,享受这份迟来的安稳。
车子驶入总公司总部园区的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阵久违的亲切感。
熟悉的办公楼、门口值守的老保安、甚至连园区里那几棵老槐树,都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我深吸一口气,提着公文包快步走进办公楼,先去财务科办完了备用金和废料款的交接,又去档案室把重要资料移交妥当,每一步都做得有条不紊,直到所有工作都处理完毕,才长长舒了口气。
坐在自己临时安排的工位上,我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电话,拨通了董事长的办公室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我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语气恭敬又沉稳:“董事长,我是老王,已经从营东市回来,想跟您汇报一下那边的情况。”
电话那头传来董事长温和的声音:“回来就好,你说说吧,营东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我定了定神,把营东市工厂设备拆卸运输、企业减人调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从秦总召开会议宣布的决定,到自己拒绝留在营东的缘由,都讲得详细具体。
末了,他还特意补充道:“董事长,秦总当时还提议让我留在营东,一边跟着租房的那家企业干,他们给开工资,一边照看厂房,干到退休再回胶州。我考虑到各种因素,就拒绝了。”
话音刚落,电话那头的董事长顿了一下,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哦?秦总跟你说的是这样?他跟我汇报的时候可不是这个说法。”
我心里一怔,连忙问道:“董事长,秦总跟您是怎么说的?”
“他只说想让你留在营东照看厂房,没提让你跟那家企业干活的事。”
董事长的声音顿了顿,接着说,“既然你已经回来了,那营东那边就不用再去了。对了,你接下来想往哪里安排?有没有想去的部门?”
听到董事长询问岗位意向,我心里立刻有了盘算。
我原本最想去的是原来的工作单位,那里有熟悉的同事,工作流程也了如指掌。
可一想到原来单位里的西门科长,他又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 西门科长为人强势,做事又喜欢斤斤计较,之前共事时就常有摩擦,要是回去,指不定又要生出多少麻烦。
思忖片刻,我语气坚定地说:“董事长,我想去生产部,尤其是供热公司生产部。
我干了大半辈子锅炉,从最初的司炉工到后来的技术管理,供热公司生产部的那套流程我熟得不能再熟,就算现在回去,一般的技术问题我也能应对,肯定不会生疏,很快就能上手干活。”
电话那头的董事长笑了笑:“没想到你对锅炉工作这么执着。不过,我原本是想让你去照看厂房的,跟秦总说的不一样,不是把你的劳动关系推给别人,只是让你负责厂房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维护。
而且我还想着,要是你愿意去,工资还能再给你涨涨,也算是对你这么多年驻外工作的补偿。”
我听到这话,彻底愣住了。一边是秦总说的 “跟着租房企业干、照看厂房”,一边是董事长说的 “只负责照看厂房、不转劳动关系还涨工资”,两种说法截然不同,他一时竟有些糊涂,不知道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董事长,这…… 这情况我还真不知道,秦总当时跟我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困惑。
董事长轻叹了口气:“行了,这事你也别多想了,过了五一再听通知吧。这段时间你刚回来,也累了,在家好好休息一下,陪陪家人。”
挂了电话,我坐在工位上,心里五味杂陈。
我仔细回想这两年跟秦总的接触,慢慢摸透了秦总的性子 —— 表面上看似温和,实则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有时候为了达成目的,还会刻意曲解上级的意图。
就像这次,明明董事长只是让自己照看厂房,他却私自加了 “跟着其他企业干” 的条件,若不是自己主动向董事长汇报,恐怕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如今这社会,不少中层干部都这样。” 我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最喜欢曲解上层领导的意图,私自做决定,美其名曰‘灵活变通’,实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量。”
不过,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我还是更愿意相信董事长的话。
董事长在公司任职多年,向来以公正、务实着称,从不会轻易许诺,更不会故意误导下属。
至于秦总,或许是有自己的难处,或许是想借此机会减少公司的负担,但无论如何,这种私自改动上级指令的做法,还是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
收拾好工位上的东西,我走出办公楼。
夕阳洒在园区的小路上,温暖而柔和。
我想着董事长让自己好好休息的叮嘱,又想到马上就能回家陪家人,心里的困惑和不快渐渐消散。
“不管最后安排到哪里,先好好过个五一,陪陪老婆孩子再说。”
我嘴角扬起一抹笑容,脚步轻快地向停车场走去,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也多了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