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波,看似以皇帝的乾纲独断暂时平息。
三皇子势力遭受重创,太子声誉受损,唯有二皇子云楚泽,在此事中不仅无损,反而因保护土豆有功,更得圣心。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
夺嫡的漩涡,因为这两百亩救命的土豆和红薯,变得更加凶险和诡谲。
经此一事,风家庄和那片象征生机的二百亩田地,被推到了大梁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叶无声和林飞流站在庄内,望着被御林军严密保护起来的田地,心中忧喜参半。
但愿,叶家能沉冤得雪。
在这起案子中,顾秋审问相关人等,发现了一条极其微小的线索,那就是三皇子一派的人中,有个叫宋居寒的县丞,这个人曾被派去自己下辖的一个叫松云村的地方,接了一个教书先生,并送了到了府城的一座宅子。
但这个先生好像跟三皇子也没有什么交集,而且两年前突然失去了踪迹!他的儿子还去县衙报案来着!
据他儿子讲,他父亲有一个绝活,那就是临摹!他能临摹许多人的字体!
只是,后来好像听谁说了一嘴,教书先生遇到山匪,被杀了。
听到这里,顾秋心中一阵颤抖!
定北侯府叶家,两年前,被查出侯爷叶正堂与西陵国国师有往来信件,因此定北侯叶正堂被指通敌卖国,有书信为证,为此,叶家差点株连九族!
书信?
书信!
顾秋的心跳如擂鼓,在胸腔里剧烈地撞击着,几乎要挣脱束缚。
那个教书先生,那个身怀临摹绝技却又在两年前神秘消失的人……
这一切的指向,太过清晰,也太过骇人。
“书信……通敌的书信……”顾秋低声喃喃,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叶家满门冤屈,皆因那几封“铁证如山”的往来信件!若那些信,并非出自定北侯叶正堂之手,而是被人精心临摹伪造……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野火燎原,再也无法遏制。
顾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此刻冲动不得,仅凭一个被咬出的、下落不明的教书先生,根本无法撼动那桩已由皇帝“钦定”的铁案,更无法对抗背后可能牵扯的三皇子乃至更高层的势力。
需要证据,确凿的、能将伪造过程与三皇子一派直接联系起来的证据。
接下来的日子,顾秋表面上依旧协助处理土豆田的后续事宜,暗中却派心腹联系了摄政王许尽欢,请他给叶凌风送信,也给二皇子透了消息。
于是,三人调动了所有能动用的资源,顺着“教书先生”这条线往下查。
地牢里湿冷的空气裹挟着霉味,强势地钻进鼻腔。
顾秋负手立在刑架前,玄色衣袍几乎与暗处融为一体,只有偶尔抬手时,袖口银线绣的云纹会闪过一道寒光。
“再说一遍,柳先生。”他声音不高,却在寂静中格外清晰,透着无边的冷意,还有一丝丝的兴奋在里头。
被绑在在刑架上的王远志艰难地吞了一口口水,绑住他的铁链随着他的动作“哗啦啦”地作响。
王远志原是三皇子府上专管书画清客的管事,一向养尊处优,附庸风雅,这几日的囚禁加刑讯已让他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大人……小的真的就知道这么多……”王远志一说话,嘴唇就流血,恐惧的眼神四处躲闪,
“那位柳先生,是两年前的春天来的,姓柳,名字不知道,我们都只称他柳先生。而且,到了府上之后,就被我家主子带走,再也没有见过了。”
一直静立旁观的清风扮作顾秋的贴身锦衣卫,看到这个场景,眼神眼神闪了闪,之后忽然上前半步,从袖中取出一块素白手帕,轻轻放在王远志面前那张破旧的木桌上。
清风语气和缓,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力道:“王管事,你仔细想想,他既是府上清客,总该有些日常琐事。比如,他可有什么偏好?用什么笔,饮什么茶?”
他的目光扫过王远志干裂的嘴唇,对旁边侍卫微微颔首。
侍卫瞬间会意,端了碗清水递到王远志嘴边。
这小小的善意让王远志紧绷的神经,稍缓。
“笔……”王远志贪婪地啜了几口水,喘息着说,“他用定州狼毫,只认老刘记的。茶……他不喜龙井,不爱绿茶,独爱蒙顶石花,而且……而且泡茶的水定要西山漱玉泉的。”
一直沉默擦拭长剑的顾秋忽然停手,剑身映着他锐利的眼神:“一个清客,用度倒比皇子还讲究?”他的声音像剑锋擦过鞘沿,冷硬而充满威慑。
王远志猛地一颤,铁链又是一阵乱响:“不、不是府里给的!是他自己……他自己讲究。三殿下欣赏他才华,纵容些罢了。”
“才华?”
顾秋慢慢踱步到王远志面前,高大的身影阴影将对方完全笼罩,“你说他临摹功夫出神入化,都摹过什么?”
“就是些……请柬,贺词,还有书画什么的。”
王远志眼神飘忽,不敢直视顾秋的眼睛。
“殿下有时宴请文人雅士,嫌自己字不够风雅,就让柳先生代笔。还有一次,李尚书得了幅前朝古画,请殿下赏鉴,殿下让柳先生临了个副本留着把玩……”
清风的剑尖不知何时已抵上王远志的喉结,声音透着无边的冷意:“你方才没说赏画的事。”
赵王远志吓得浑身僵直,舌头打结,冷汗顺着额角滑落,嘴角的鲜血也一滴滴渗透出来:
“是、是小的忘了!就那一次,真的!柳先生摹完之后,殿下还笑着说‘青出于蓝’……”
顾秋与清风交换了个眼神。
而在这堵墙之后的暗室里,乔装过后的摄政王许尽欢和康王云楚泽,一脸的严肃和深沉!
风家庄事件后,皇上封三皇子云楚泽为康王。
许尽欢和云楚泽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希望。
这句“青出于蓝”意味深长——是真迹不如摹本,还是摹本另有玄机?
外面。
“接着说他的性情。”
顾秋声音依旧柔和,却带着引导,“你说他孤僻,不与人交往,总该有些具体的事。你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