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青咧嘴想笑,不想一牵动肌肉,就疼得龇牙咧嘴,配着被打得青青紫紫的一张肿脸,要多伤眼就有多伤眼。
霍幼安,“……”
第一次见到比唐知味还欠揍的人!
“我在自己身上洒了萤粉,就算那些人是套了麻袋后再打我的,也多少会沾上一点半点,一入了夜绝对一抓一个准!”
东方青嘿嘿一笑,又是一阵龇牙咧嘴。
宋十五掉了一大碗眼泪,却说了一大桶废话,全是些捕风捉影的臆测之词,没有半点真凭实据。
本来么,深宫内院,他只要还狠不下心去掉他那二两肉,根本就没办法钻进去,抓住白贵妃指使齐嬷嬷的实质证据。
只能虚张声势,到处蹦跶,做出拼了这条命,也要和白贵妃以及白贵妃的娘家死扛到底的架势。
白贵妃的娘家,那可不如先贞顺皇后的娘家谨慎自守。
就算真的不是白贵妃指使的齐嬷嬷,就算她的娘家根本没从中出力,那也是不经查的。
果然,就有人坐不住了。
“我不想要什么,只想要指挥使大人能尽忠职守”。
他说着又龇牙咧嘴地笑了起来,“本来,这种事找宋世子更好,但承恩侯摆明了要置身事外。
我要是敢拉宋世子下水,承恩侯可比白侯爷难对付多了”。
霍幼安不想尽忠职守,更不想蹚浑水。
他只想清清静静地躺在有间医庐天井中的躺椅上,睡上一觉,等前前叫他吃饭。
但在其位,谋其政,苦主都找上门了,他这个兵马司指挥使总不能真的睁着眼睛装瞎。
等祖父仙去,他立即就辞了这麻烦事!
懒得出奇却劳苦命的霍指挥使单枪匹马,趁夜潜入白侯府中,游魂般游荡了一圈。
精准抓住了白贵妃的侄子和他的狗腿子,点了哑穴后,一手一个拎出了白府,扔给了东方青。
东方青猜到白府中会有人坐不住,却没猜到白世子会亲自下场,看来他惹毛人的能耐又更上一层楼了啊!
他惊喜得连夜呼唤同僚,将白世子带回御史台彻夜审讯。
白世子可不像宋世子那么乖,夜不归宿是常有的事,白侯府根本没发觉不对劲。
等第二天一大早,御史台的人押着白世子进了太极殿,白侯爷才恍然惊觉。
白世子知道的不多,他那个狗腿子却是侯府中得力的人,所知甚多。
短短一夜时间,东方青就将人折腾得几乎灵魂出窍,白府私底下的龌龊也摸了个门儿清。
其他的事,以后慢慢清算,东方青紧抓的有两点。
一是,白世子亲自动手套他麻袋,明显是因为他要查白贵妃戕害龙嗣一事,心虚。
二是,白世子的狗腿子交代,曾往甘泉殿送能致人心烦气躁,性子日益暴戾,乃至精神错乱的药物。
那样的药物用于孕妇身上,有致胎儿滑胎之用。
短短一夜时间,东方青不但逼问出一系列想问、不想问的事,连供货药铺的掌柜、经手的伙计,乃至药铺中剩余的药物都一并抓住了,带到了太极殿中。
铁证如山,什么叫铁证如山,这就叫铁证如山!
这份铁证如山比那天东方青装模作样的撞柱,还叫孝仁宗愤怒。
他死死盯着东方青,心中已是动了杀心。
只碍于太祖爷就定下的“不斩言官”的规矩,才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令杀了东方青。
“证据确凿,请皇上诛妖妃,诛白侯爷,削白氏之爵位,夺白氏三族男丁之功名,以正皇威,以安民心!”
莲儿只是争宠,并没有真的谋害皇嗣!
只这样的话,孝仁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从他暴怒下诛齐嬷嬷三族起,就是一步错,步步错,如今更是被个臣子逼迫到如此地步!
“白贵妃夺贵妃尊位,降为妃位,削白侯爵位,着其闭门思过半年”。
孝仁宗冷冷丢下一句,拂袖而去。
他要赶紧回后宫与莲儿说清楚!
那时候就是他没跟莲儿推心置腹地说明白,莲儿才会误会他,才会跟两个不上台面的取乐之物争风吃醋,乃至一步错,步步错!
贵妃之位没了,侯爷的爵位没了,等风头过去,他随时都能赐还。
最紧要的是不能叫莲儿又做出什么傻事来,又被那些个该死的臣子抓住把柄!
东方青大获全胜,再一次在京城扬名立万,得意洋洋地对霍幼安吹嘘道,“我敢打赌,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我东方某人的闷棍了!”
霍幼安,“……”
倒也不必特意跑来兵马司跟他说这样的废话。
东方青假笑,“东方知道,霍指挥使不想听,但肯定有人想听,就劳烦霍指挥使了”。
他说的是前前!
霍幼安几乎立即就反应过来了,“你是唐知味的人!”
东方青大义凛然,“说是谁的人,就太看不起我东方青了!
我东方青幼承庭训,饱读诗书,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
君王失德,纵容妖妃祸乱后宫,东方义不容辞!”
霍幼安,“……你敢说你不是唐知味的人?”
东方青伸手欲拍霍幼安的肩膀,被霍幼安躲过,就十分顺手地收回弹了弹自己的袖子,“我自然敢说!
唐侍郎才貌双全,品质高洁,又岂是结党营私之辈?”
霍幼安,“……”
不是唐知味的人,你能说出这么违背良心和良知的话?
还有,你知不知道你那弹袖子的动作就跟唐知味那厮一模一样,说你东施效颦,都是侮辱了东施。
东方青拒不承认他是唐知味的狗腿子,霍幼安却还是将东方青说的话分毫不差地复述给了白前。
“致人心浮气躁,脾气暴戾,乃至精神错乱的药——”
白前冷笑,“那是白贵妃吩咐娘家人弄来对付太孙的!”
萧序贴身伺候的小太监捡去当压襟的黑宝石,以及那只翠鸟的眼睛,都是泡了那种药的。
只不过正好时间差不多,又对孕妇有影响,倒是阴错阳差地叫东方青抓住了,又叫她阴错阳差地发现了谋害萧序的幕后黑手。
了解前因后果后,霍幼安迅速抓住重点,“白贵妃为何借丽嫔的事栽赃唐知味?”
白贵妃给丽嫔下肉苁蓉,为丽嫔服毒“自尽”找个背锅的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是唐知味?
是因为唐知味时常出入宫廷,抓来背锅比较方便?
是因为唐知味生得好,更容易取信孝仁宗?
是她与唐知味有仇?
抑或是其他原因?
“唐侍郎说他从未与白贵妃一系有过不愉快”。
唐知味出身贫寒,七年前高中状元后,即外放易州三年,在京城才待了四年,且在去年才升任兵部侍郎。
之前,就算他想跟白贵妃结仇,也没有资格。
白前沉吟,“我记得林夫人说过白侯夫人有些隐疾,只羞于提起,更不愿请大夫。
林夫人劝了好几次让她来寻我,她都迟疑不决,我想个法子让她来寻我”。
顺便挣个疑难杂症的三千两,外加一千两的出诊费。
你和唐知味到底是什么关系?
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当初质问唐知味,却没有得到正面回复的两个问题再次盘旋在脑海。
霍幼安喉结滑动,却到底没问出来,开口,“不必你,白府正在震荡之中,打探消息会比平时容易许多。
我在白府守几晚,肯定能听到些东西。
若是我打探不出来什么,你再去寻白夫人”。
白前愣了愣,恍然惊觉,不管有意无意,她已经将霍幼安拖下了水!
“不需要你——”
霍幼安打断她,“那你需要谁,唐知味还是萧软软?”
白前,“……我不是那个意思——”
霍幼安再次打断她,“我是你未婚夫,你若是再与我生分,我就,就抱你!”
他说完,白前还没怎样,他倒是自己红了脸,低了眼。
白前只觉眼前衣角一晃,他已从天井飞上了屋脊,又一晃,就直接整个人没了踪影。
白前,“……”
……
……
许是怕她再说什么不许他插手,接下来好几天,霍幼安都没再出现,甚至连一席食铺都不回了。
白前,“……”
这一不高兴就不说话,一不高兴就消失的性子就真的很大家闺秀啊!
她做大家闺秀那会儿都没这么大家闺秀!
霍大家闺秀却没有可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吃了睡,睡了吃的好福气,再次做起了夜游神的勾当。
唔,上次他做夜游神还是为了五万两银子的赏金,跟踪丰寻的时候。
白侯府被削了侯位,上上下下被孝仁宗勒令闭门思过,十分憋屈。
被东方青下套子,该套的、不该套的都被套出来了的白世子更是憋屈。
与宋世子那样一心要在官场上当纨绔的纨绔不一样,白世子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享尽天下富贵,赏遍天下美人。
闭门思过显然阻挡了他享富贵,赏美人的道路。
白世子在家中各种闹腾,两天后就将一个丫鬟强拖进了房中,差点弄出人命来。
白侯爷被撸了爵位本就暴躁,见儿子还不老实,暴怒下亲自上手,恶狠狠给了白世子一顿板子。
白世子被打得哭爹喊娘,白夫人心疼得直掉眼泪,忍不住埋怨白侯爷不该下那样的狠手。
白侯爷还在火头上,当即责骂白夫人太惯孩子,导致白世子如此不成器,这种时候还敢做出草菅人命的事。
白夫人平日里根本不敢和白侯爷高声,今天实在是心疼坏了,忍不住顶了几句。
“侯爷倒是知道要叫孩子谨言慎行,怎的不去宫里叫娘娘谨言慎行!
要不是娘娘胆大包天,连皇嗣都敢谋害,我儿也不至于没了世子之位!
还被关在家中,不得出门,更不会心情烦躁下做出强逼丫鬟的事来!”
白侯爷生平最得意的,就是白贵妃这个给他带来荣华富贵的妹妹。
哪里忍得了白夫人这般诋毁,反手就是一个巴掌甩到了她脸上。
“放肆!娘娘也是你能议论的!
别忘了,不是娘娘,这个爵位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到咱们府上!
你也不可能风风光光地做了这么多年的侯夫人!”
白夫人话说出了口就后悔了,还没来得及补救,白侯爷一巴掌就落到了脸上。
脸上火辣辣的疼,更疼的是多年来被京城贵妇贵女们捧出来的骄傲。
白夫人捂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白侯爷,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你打我?”
先贞顺皇后在尚是太子妃期间,曾受先帝所托,率内阁及翰林院诸位大学士对《大萧律》做过一次修正。
增加了数条维护女子,特别是出嫁女的条款。
包括,大萧女子年至及笄,即可与男子一般在外行走营生,可立女户。
大萧女子出阁,所携嫁妆悉归己有,殁后由其子女承继,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缘由侵夺。
大萧女子为人妻者,无论所犯何罪,不得施之私刑。
大萧女子若遭夫休弃,或与夫君和离,可带回全部嫁妆,二人所育子女,优先判女子所有。
律法刚颁布之时,就算当时还是太子妃的先贞顺皇后以身作则,出宫亲自为百姓看诊开药,都没有人放在心上。
女子依附父族、夫族而生,本就该乖乖在家相夫教子,听父、夫的话,就算有律法又如何?还能反了天不成?
真要反了天,打就是!
打要是还不行,就浸猪笼!
其后不久,当时还是太子的孝仁宗因当时还是良娣的白贵妃与先贞顺皇后起口舌之争时,怒极下打了先贞顺皇后一耳光。
先帝震怒,命人给白贵妃灌了绝子药,又亲自动手将孝仁宗绑在午门外打了三十鞭。
警示世人,若有敢对妻子擅加私刑者,无论缘由,一律赐鞭刑三十再论对错的《大萧律》不是改着玩的!
孝仁宗本就体弱,养了近二十年,好不容易养得强壮了些。
一顿鞭子下来,几乎送掉了半条命,先帝甚至一度因之动过废太子的念头。
血淋淋的教训摆在最高处,从那之后,至少明面上,至少大萧的贵族阶层再也没有敢对妻子用私刑的,其中以打耳光为最。
白夫人这么一质问,白侯爷也想起了当年的事。
一个耳光,送掉了当朝太子半条命,送掉了太子最宠爱的女人的子女缘份。
先帝过世后,白侯爷寻遍天下名医,寻遍天下灵丹妙药,才终于让白贵妃怀上了五皇子。
其中艰辛苦难,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相应地,除了当事人的孝仁宗和白贵妃,也就没有人比他对那一记耳光记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