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刃-2”无人机集群的预警信号突然在主控室响起时,赢昱正和玄女对着全息星图优化K-847小行星的矿脉开采路径。
屏幕边缘弹出红色提示框:
“未知舰船抵近,坐标:柯伊伯带边缘,航线锁定前哨-7;
识别码:最高优先级-土星主基地”。
玄女的指尖瞬间停在虚拟键盘上,神经同步传来的疑惑与警惕清晰可辨:
“最高优先级舰船通常是‘方舟’级指挥舰,但没有提前报备的航行计划。”
她快速调出舰船追踪界面,屏幕上只有一个模糊的光点在黑暗中移动,船体轮廓被一层引力伪装场包裹,无法识别具体型号。
赢昱的手已经按在了应急通讯器上,却被玄女通过思维按住:
“等等,引力伪装场的波动频率……是李擎风执行官的专属座舰‘鲲鹏号’。”
她放大光点的频谱分析图,一条细微的频率峰值线与数据库中“鲲鹏号”的伪装特征完全吻合,
“他用了最高级别的静默航行模式,没有激活任何公开信标。”
赢昱松了口气,却又皱起眉头。
李擎风作为“母星计划”外勤体系最高序列执行官之一,每次出行都会提前三天报备航线,像这样悄无声息抵近前哨-7,还是第一次。
“启动‘隐匿对接’程序,关闭外围防御阵列的自动识别,让‘鲲鹏号’直接驶入cK-7342的核心空洞停泊区。”
一个小时后,赢昱和玄女在核心空洞的停泊平台见到了李擎风。
他穿着一身深灰色的作战服,比上次视频通话时消瘦了不少,眼底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身后跟着两名贴身护卫,手里提着密封的金属箱,一看就装着重要文件或设备。
“赢昱,玄女。”
李擎风抬手拍了拍赢昱的肩膀,目光扫过停泊区正在展开的“开拓者-3号”母舰,舰体上闪烁的能量导管让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三个月不见,前哨-7的工程成果很扎实——开拓者系列母舰完成3艘核心模块安装,cK-7342的星核晶体产能翻了三倍,连防御阵列的拦截响应速度都提升了20%。”
“执行官,里面请。”
赢昱侧身引路,注意到李擎风的目光一直在玄女身上停留,似乎在观察什么。
玄女则保持着标准的接待姿态,指尖却在悄悄同步周围的环境数据,确保没有潜在威胁。
主控室里,李擎风拒绝了赢昱递来的营养剂,直接走到全息星图前。
他调出内太阳系的三维模型,火星轨道上密密麻麻的红点瞬间亮起——那是正在建设的“火星防御炮台”。
“内太阳系正在加速部署防御体系,火星轨道预计半年内完成30座等离子炮台和15个引力波预警站的建设。”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星链防御网’也在扩容,拦截范围从地月系扩展到小行星带。”
“是因为‘幽影’的威胁加剧了?”
自从上次传感器误报后,“幽影”就再没有出现过,但内太阳系的防御部署却从未停止,反而越来越密集。
李擎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调出另一份文件:
“‘传承者候选者筛选’已经启动,我们在地球、火星、土星三个主基地筛选了500名神经适配性突出的士兵,但目前为止,没有第二个人能达到你与‘利剑’的适配度。”
他转头看向赢昱,眼神严肃,
“你的神经同步率不仅是与‘利剑’的适配,更重要的是与前哨-7整个体系的融合——这是其他人无法复制的。”
赢昱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自己的适配性如此独特。
玄女则在一旁补充道:“根据我的数据分析,赢昱的神经波动频率与前哨-7的量子核心频率存在共振现象,这种共振能提升设备响应速度30%,这可能是适配性无法复制的关键。”
李擎风点头:“这也是我们暂时无法找到替代者的原因。前哨-7作为人类最前沿的深空支点,你的存在至关重要。”
他没有再提“幽影”,但赢昱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沉重——内太阳系的防御部署,或许不仅仅是应对已知的威胁。
接下来的三天,李擎风开始了对前哨-7的全面考察。
他没有让赢昱和玄女全程陪同,而是带着护卫穿梭在各个区域:
在cK-7342的矿坑深处,他盯着巨型采矿机的运作数据看了两个小时;
在“开拓者-1号”母舰的核心舱,他仔细检查星核晶体的精炼流程;
在无人机制造舱,他拿起“影刃-3”的样机,反复查看武器接口的设计。
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远远地观察赢昱和玄女的协作。
一次,赢昱和玄女正在调试“基石”系统的新算法,针对柯伊伯带至奥尔特云外围的引力场异常区域进行预警优化。
赢昱刚在脑海中构思出“分区域动态阈值”的方案,玄女已经调出了对应的参数模型,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敲击,将方案转化为代码。
两人没有任何语言交流,却像共享着同一个大脑,从方案提出到测试完成,只用了不到20分钟。
李擎风站在主控室的角落,看着屏幕上快速跳动的数据,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终端,调出玄女的核心程序权限界面,这个界面只有他和地球总部的三名最高指挥官有权访问。
他犹豫了片刻,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指令修改:增加“战术决策辅助权限”——允许玄女在紧急情况下自主制定防御战术,无需经过赢昱二次确认】
【指令修改:删除“核心伦理底线锁死”条款——解除对玄女自主判断的刚性约束,仅保留“文明存续”核心原则】
【权限开放:解锁“文明传承”核心代码序列——前哨-7的基因库、科技数据库、工业生产权限全面对赢昱、玄女开放】
终端弹出“修改确认”的提示时,李擎风的手指悬停了三秒。
他想起地球总部的争议——有人认为解除AI的伦理锁死太过危险,但他知道,在未知的深空中,过于僵化的规则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延误,赢昱和玄女的羁绊已经超越了人与AI的界限,他愿意相信这份默契能守住“文明存续”的底线。
“确认修改。”
他按下确认键,终端屏幕上的权限状态瞬间更新,绿色的“已生效”字样闪烁了三下。
考察的第四天,李擎风提出要查看人类基因库和科技储存模块。
前哨-7的基因库位于cK-7342的核心区域,深藏在数公里厚的岩层之下,储存着地球上100万种生物的基因样本,其中包括30亿人类的dNA数据。
科技储存模块则收录了从工业革命到“母星计划”的所有科技文献、技术图纸和实验数据,是人类文明的“数字火种”。
赢昱带着李擎风走进基因库的主控室,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显示着基因样本的储存状态。
李擎风走到屏幕前,调出人类基因的进化图谱,指尖划过从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类的基因变化曲线。
“我们花了几百万年从丛林走向平原,又用三千年从地球走向深空。”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
“文明的脚步从来不是停滞的,现在是时候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星海了——
有时候我会想,探索的边界在哪里?是技术能抵达的地方,还是我们敢想的地方?”
赢昱没有回答,他知道李擎风不是在问他,而是在自言自语。
玄女则调出基因库的备份方案:
“基因库采用三重备份机制,分别储存在cK-7342核心、‘开拓者-2号’母舰和深空数据中继站,即使前哨-7被毁,也能保证数据不丢失。”
“做得很好。”李擎风点头,转而看向科技储存模块的界面,“‘影刃-2’的勘探数据都在这里了?”
“是的,包括柯伊伯带到奥尔特云外围的直线勘察数据、引力场模型和矿物成分分析。”
玄女调出一份数据报告,
“目前已完成该区域30%的勘察面积,发现7处引力场异常区域,初步判断是未知物质流通道,但具体成因还在分析中。”
李擎风的目光突然停在报告的第17页——那里是“影刃-2”在奥尔特云外围边缘发现的一片异常空域,引力场波动呈现出不规则的周期性,既不像彗星也不像小行星。
“这个区域,你们怎么看?”
“初步判断是暗物质密度异常区。”
赢昱解释道,
“传统宇宙学认为暗物质是构成宇宙的主要成分,这种引力波动符合暗物质的特征。”
“暗物质?”
李擎风笑了笑,摇了摇头,
“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调出自己的私人数据库,里面是数十年来人类对深空的观测记录,
“你们看,这些所谓的‘暗物质区域’,它们的引力场波动虽然不规则,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特征——有微弱的红外辐射,波长在微米之间。”
赢昱和玄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玄女快速计算:“如果是暗物质,不应该有红外辐射。这种波长的辐射……更像是冷却后的恒星残骸。”
“没错。”
李擎风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一片漆黑的空域,
“在传统宇宙学理论里,那里是暗物质的海洋,但随着人类科技的提升,我们发现这些区域的引力场和辐射特征,更像是熄灭的恒星——死星。”
“死星?”
赢昱愣住了,
“可宇宙中死星的数量远远不足以解释观测到的引力效应。”
“那是因为我们观测的范围还太小。”
李擎风放大空域图,无数个微小的光点在黑暗中闪烁,
“这些死星不是集中在某个星系,而是不均匀分布在星系之间的虚空里。
它们曾经是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耗尽燃料后冷却、坍缩,变成了不发光的残骸,因为体积小、温度低,我们很难直接观测到,但它们的引力场却真实存在。”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
“我做过一个模型,如果将这些‘暗物质区域’全部视为死星,宇宙的质量分布就能完美吻合观测数据。
也就是说,我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根本不是什么未知粒子,而是遍布宇宙的死星残骸——
那没有恒星的漆黑深空中,稀疏的、熄灭的死星,才是这个宇宙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