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从“东大”协调来的行动效率极高。一支由地质学家、采矿工程师、港口建设专家组成的先遣队,携带大量重型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以及足以支撑数月的生活物资,通过临时坐标,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了瑙鲁岛上。
首要任务是在瑙鲁沿岸选址,修建一座可供万吨级货轮停靠的深水码头,这是将“白色黄金”源源不断运出的生命线。
在郑和手下熟悉水性的船员辅助下,勘探与码头建设同步火热展开。与此同时,对磷酸盐矿藏的详细勘探和初期露天开采工作也立即启动。
王卓的计划清晰而富有远见:前期将开采出的高品位磷酸盐矿石直接销售给“东大”,换取明朝急需的外汇(各种硬通货与先进设备);同时,明朝本土同步规划建设自己的有机肥与初级化肥生产线,逐步摆脱单纯输出廉价原材料的被动局面,向产业链的上游攀升。
将瑙鲁初期工作安排妥当后,王卓再次乘坐运-20,跨越重洋,返回了大明帝国的首都金陵。
然而,刚一踏进金陵城外的“东大”援建专家营地,王卓就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
平日里,专家们此时应该分散在城内外各处工地、学堂或衙门里忙碌,此刻却大多聚集在营地内,三三两两地低声议论着,脸上表情各异,有好奇,有担忧,甚至还有几分看热闹的兴奋。
王卓心里“咯噔”一下,第一个念头就是:莫不是朝廷又出了什么变故?又有不开眼的发动政变了?
他赶紧找到营地的主要负责人李主任。听完李主任哭笑不得、一脸抓狂的叙述后,王卓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随即涌上的是一股强烈的无奈和恼火。
事情的原委,竟比政变还要棘手几分。
营地内一位三十多岁、长期单身、专注于机械工程的理工男专家,前些日子经不住几位有意结交的明朝中级官员的撺掇和“盛情邀请”,去领略了一番“十里秦淮”的风光。
就在那画舫笙歌之间,他邂逅了一位据说色艺双绝、身世凄苦的歌姬。接下来的故事便落入了最俗套的剧本:生病的妈、好赌的爸、年幼的弟弟,以及一个支离破碎、全靠她卖唱维持的家。
然而,套路之所以成为套路,就是因为它往往有效。
这位颜值出众、更兼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歌姬,瞬间击穿了单身理工男所有的心理防线。
在他眼中,这女子不仅是他梦寐以求的“白月光”,更是刻在心头的“朱砂痣”,几乎满足了他对理想伴侣的所有幻想。
他义无反顾地陷入了爱河,并且郑重其事地向营地领导提交了申请,要求留在明朝时空与这位歌姬结婚,希望组织批准。
“如果只是这样,我们还能做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李主任揉着太阳穴,痛苦地说,“可要命的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亲自找到我,明确表示支持这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还说只要这位专家愿意,锦衣卫可以立刻为他办理合法的大明身份籍贯,并解决金陵城的住宅,甚至可以在工部或者将作监为他谋一个实缺官职!”
表面上看,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上岸(大明官职)、发财(俸禄、优厚的补贴以及豪宅)、娶娇妻,人生三大喜事一步到位,而且还是“自由恋爱”的结果。
但营地管理层但凡有点政治嗅觉的,都闻到了其中浓浓的、精心设计的‘围猎’味道。那个身世凄惨、恰到好处出现的歌姬,十有八九就是锦衣卫安排的棋子!这就是赤裸裸的、用糖衣炮弹进行的挖墙脚!
“王卓同志,我们现在是抓瞎了啊!”李主任哀叹,“这个口子一开,后果不堪设想!咱们这边几百号援建专家,不少都是长期在外、生活单调的理工男。要是明朝方面有组织地来这么一手‘美人计’,咱们的队伍还不得被渗透成筛子?”
“人心一散,队伍还怎么带?更可怕的是,万一有已经结了婚的专家也把持不住,闹出婚外情甚至要离婚留在明朝,我们回去怎么跟他们的家人和组织交代?我们内部开会讨论得头都快炸了,也没想出个稳妥的处理办法!”
王卓听得是既好气又好笑,同时一股无名火也窜了上来。
朱元璋、朱棣这爷俩,一边用着自己带来的技术和资源,一边居然玩起了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挖核心人才?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他心中盘算着,必须得找个机会跟老朱同志好好“说道说道”,合作归合作,挖人也不带这么不讲武德的!
正在他憋着一肚子火,准备去找朱棣先通个气时,却见太孙朱高炽脚步匆匆、一脸焦急地闯进了营地,见到王卓如同见到了救星。
“姑父!姑父!你可算回来了!”朱高炽也顾不上礼节,拉着王卓的衣袖,带着哭腔说道,“你快去看看吧!我爷爷和我爹……他们,他们打起来了!现在父王被皇爷爷下旨禁足在东宫,正在里面摔东西,吵吵着说什么‘太子不当了’,‘要去海外就藩’呢!宫里都快乱成一锅粥了!”
王卓闻言,瞬间瞪大了眼睛,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朱棣……跟朱元璋打起来了?
他忍不住在心里疯狂吐槽:“朱棣这么猛的吗?!前几天在我面前抱怨累、嚷嚷着不当太子也就是嘴上痛快痛快,这还真敢跟他家老爷子动手啊?!这是被逼到什么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