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第三车间的灯光刚亮起,小草就攥着改进方案的复印件站在了工位前。纸页边缘被她反复摩挲得发皱,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小组熬了三个通宵的心血 —— 从调整物料摆放位置缩短取料时间,到优化设备参数降低次品率,每一条建议都带着精确到秒的数据支撑。可此刻,她的心里却像揣了块石头,连指尖都在微微颤抖。
“小草,特派员那边有消息了吗?” 小组的成员小王凑过来,声音里满是期待。上周他们提交方案时,车间里的质疑声就没断过,老工人说 “年轻人瞎折腾”,连车间主任都当着众人的面说 “别抱太大希望,到时候别耽误生产”。
小草还没来得及回答,车间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集团特派员李工带着两名技术人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盖了公章的文件。“小草小组,你们的方案获批了,从今天开始,在 A3 工序试行一周。” 李工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在车间里激起了涟漪。
正在调试设备的老工人老王停下手里的活,冷笑一声:“哼,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些纸上谈兵的方案,能有什么用。” 他的话得到了几个老伙计的附和,有人甚至故意放慢了手里的动作,等着看小草小组出丑。
车间主任张斌也走了过来,脸色复杂地看着小草:“试行可以,但有一条,不能影响正常生产,要是出了问题,你们小组负责。”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有些好奇 —— 这份方案他看过,数据确实扎实,可真要打破沿用了十年的老流程,他总觉得不踏实。
小草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张主任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耽误生产。” 她转身对小组成员说,“按照计划,小王负责记录工时,小周监控设备参数,我来协调物料,咱们开始!”
试行的第一天并不顺利。按照方案,物料架需要从原来的车间角落搬到工位旁,可负责搬运的老吴却故意拖延,说 “物料架太重,得等叉车”,一等就是两个小时;调整设备压力参数时,老王又在旁边指手画脚,一会儿说 “压力太大容易损坏模具”,一会儿说 “参数太低影响精度”,搅得小周手忙脚乱。
“王师傅,我们的参数是根据设备说明书和近三个月的生产数据算出来的,不会有问题。” 小草耐着性子解释,可老王根本不听,反而大声嚷嚷:“你们懂什么?这台设备我操作了八年,比你们这些毛头小子清楚!”
争吵声引来了不少围观的工人,有人跟着起哄,有人则默默看着。就在这时,特派员李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设备检测报告:“王师傅,根据检测,现在的参数在设备的安全范围内,而且能降低 15% 的能耗,您要是有疑问,可以看这份报告。”
老王接过报告,翻了几页,脸色越来越难看,最终冷哼一声,转身走开了。小草松了口气,心里却清楚,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几天,肯定还会遇到更多阻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草小组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车间,晚上加班整理数据。慢慢地,情况开始好转 —— 物料架搬到工位旁后,取料时间从原来的 45 秒缩短到 28 秒;设备参数调整后,次品率从 3.2% 降到了 2.1%;就连之前故意不配合的老吴,也在看到效率提升后,主动帮忙搬运物料。
周五下午,一周的试行结束。当小草把汇总好的数据表交给张斌时,他正在办公室里抽烟。“张主任,这是一周的试行数据,A3 工序的平均工时从原来的 21 分钟缩短到 18 分钟,日产量提高了 12%,次品率下降了 34%。”
张斌猛地抬起头,接过数据表,手指在数字上反复滑动,眼神里满是惊讶。他原本以为,就算方案有效果,也只是微不足道的提升,可没想到,数据竟然这么亮眼。“这些数据…… 都是真的?没有造假?”
“张主任,我们每天都有技术人员现场监督记录,数据绝对真实。” 小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豪,这一周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
张斌沉默了很久,突然站起身,拿着数据表走出办公室。他走到 A3 工序旁,看着忙碌的工人,又看了看墙上的生产进度表,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没想到,还真有点用。” 他低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这个消息很快在车间里传开了。原本中立的工人开始私下议论:“没想到小草他们的方案还真行,以后干活能轻松点了。”“要是其他工序也能改进,咱们的奖金说不定能多拿点。” 小草小组的成员更是士气大振,小王甚至开始研究其他工序的改进方法。
可与此同时,反对的声音也变得更强烈。老王在茶水间里当着众人的面说:“别高兴得太早!效率是上去了,可设备损耗肯定加大了,过不了多久就得大修,到时候看你们怎么交代!”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让不少工人又开始犹豫。
更让小草没想到的是,麻烦很快就找上门了。周一早上,小组需要的一批精密零件迟迟没有送到。她去仓储部询问,仓储部的刘副主任却慢悠悠地说:“零件还在盘点,急什么?等盘点完了自然会送过去。”
小草看着他敷衍的态度,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起上周被开除的刘大勇 —— 那是刘副主任的亲外甥,当时刘大勇就在抵制贯标的名单里。“刘主任,我们今天有紧急订单,要是零件送不过去,会耽误生产的。”
“耽误生产也没办法,盘点是规定。” 刘副主任的语气冰冷,眼神里带着一丝敌意,“再说了,你们不是很能干嘛?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
小草咬了咬嘴唇,知道多说无益,只能转身离开。她回到车间,看着焦急等待的小组成员,心里涌起一股无力感。她知道,刘副主任这是在报复,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麻烦。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身影悄悄走到她身边。是车间里最沉默寡言的工人小李,他平时很少说话,总是默默干活。“草姐,” 小李递过来一个笔记本,“这是我这几天记录的,老王他们故意放慢速度、刘副主任延迟送物料的情况,我都记下来了,或许以后能用得上。”
小草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的记录详细到每天的时间、地点和具体行为,甚至还附上了几张偷偷拍下的照片。她抬头看着小李,眼里满是惊讶:“小李,你为什么要记录这些?”
小李挠了挠头,小声说:“我觉得你们做的是对的,不能让他们这么欺负人。虽然我不敢跟他们对着干,但这些记录,说不定能帮到你们。”
小草紧紧握住笔记本,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虽然前方的路还很艰难,有老王这样的公开反对,有刘副主任这样的暗中使绊,但也有小李这样默默支持的人。这微小的成效,就像一颗火种,不仅点燃了小组的信心,也照亮了那些渴望改变的人的希望。
傍晚时分,特派员李工来到车间,看到小草手里的笔记本,又听了她的遭遇,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小草,你放心,这件事我会向总部汇报。改革总会遇到阻力,但只要我们有数据、有证据,就不怕他们搞小动作。”
他顿了顿,看着车间里忙碌的工人,语气坚定:“下周,我会申请在更多工序推行你们的方案。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多人看到改革的好处。”
小草看着李工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手里的笔记本,心里的信心重新燃起。她知道,这微小的成效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刘副主任的报复、老王的质疑、更多未知的阻力,都在等着她们。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些支持改革的人,那些渴望改变的人,都是她的力量。
夕阳透过车间的高窗,照在 A3 工序的设备上,泛起金色的光泽。小草站在工位前,看着正在运转的机器,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这微小的火苗,终有一天会燎原。而那些阻碍改革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浪潮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