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的脚还没抬起来,那道细缝已经裂到了半米长。
他往后跳了一步,喊了一声“撤”。声音不大,但够清楚。卡尔手里的工具直接扔了,转身就往高处跑。苏珊抓起终端,顺手把电源箱的开关拍下去。娜娜站在原地没动,机械眼快速扫过裂缝边缘,数据在她内部系统里翻滚。
三秒后,岩壁炸了。
一股浑浊的水流从断裂处喷出来,带着泥沙和碎石,砸在刚才他们站的位置。切割机被冲得歪倒在一边,电缆像蛇一样甩进水里。探照灯晃了一下,灭了。
“入口平台!”陈浩一边退一边喊,“别停!”
四人贴着岩壁往高处移动。水流越来越猛,地面开始打滑。卡尔一脚踩空,整个人往前扑,是苏珊伸手拽住了他的胳膊。两人连滚带爬上了最后那块完整平台。
平台离水面有两米高,勉强安全。底下已经成了小型瀑布,水从各个方向灌进来,原本清晰的作业区转眼就被淹没了一半。
“设备呢?”卡尔喘着气问。
“不要管设备。”陈浩盯着下面,“人活着就行。”
娜娜这时才动。她抬起手臂,两架无人机从背后弹出,防水外壳自动闭合。一声轻响,它们贴着水流边缘飞了出去,一头扎进激流区。
“启动声波成像。”她说,“我要看水路走向。”
屏幕上很快出现模糊的轮廓。水流不是乱冲,而是沿着某个固定通道在流动,源头更深,可能通向地下某处封闭空间。
“这不是普通渗水。”娜娜说,“是古河道系统。我们刚才钻的地方,正好穿破了隔离层。”
“也就是说,我们捅了个大窟窿?”卡尔抹了把脸上的水。
“准确。”
苏珊蹲下身,从背包里拿出采样瓶,伸到边缘接了一点流入的水。“有点凉,但不是冰水。”她打开检测仪,“等结果。”
陈浩靠着岩壁坐下,胸口还在起伏。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鞋,一只已经湿透,另一只也好不到哪去。他没换,也没动,只是把记录板从怀里掏出来,翻到空白页。
“先记下来。”他说,“时间,十七点零三分,Alpha矿点发生结构性破裂,伴随高压涌水,作业中断。”
苏珊递来检测数据。他接过看了一眼:“碳酸盐?这玩意儿哪来的?”
“溶洞特征。”娜娜调出资料库页面,“地下水长期侵蚀石灰岩层会形成这类物质。结合当前水流速度和压力推算,这条暗河属于静水压系统,体积有限。”
“意思是,它不会一直喷?”
“只要出口封住,水流会自然停止。”
卡尔抬头:“你打算拿啥去堵?咱们可没带水泥。”
“不需要传统材料。”娜娜继续翻查,“资料库里有个方案,用快速膨胀树脂填充裂缝,配合金属网加固。类似工程曾在深井抢险中使用过。”
“听着像修下水道。”陈浩咧嘴,“但我们有这东西吗?”
“没有现成的。”娜娜说,“但可以组装。需要聚氨酯前体、催化剂、加压喷射装置,还有耐腐蚀支撑架。”
“这些东西……”苏珊翻了翻物资清单,“前两种在基地化工仓有库存,支撑架可以用废弃管道改造。”
“那就得回去拿了。”卡尔皱眉。
“不回去。”陈浩摇头,“谁也不知道下面会不会再塌。现在下去就是找死。”
“可材料不在现场。”
“那就想办法就地解决。”陈浩站起来,走到平台边缘往下看。水流依旧汹涌,但势头比刚才弱了些。“娜娜,你说这河有头有尾,那它原来的入口在哪?”
“无法确定具体位置。”她说,“但根据地质模型,这类系统通常由多个支流汇合而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是末端泄压口。”
“那就是说,上游还有别的出口?”
“理论上存在可能。”
“行。”陈浩转过身,“先不管上游。眼下最要紧的是别让这洞越冲越大。咱们得做个临时挡板,哪怕撑一会儿也行。”
“我有主意。”卡尔突然说,“切割机虽然报废了,但它外壳是钛合金的,够硬。加上几根固定桩,说不定能当闸门用。”
“你准备拿它堵枪眼?”陈浩挑眉。
“总比啥都没有强。”
“试试。”娜娜点头,“我会计算最佳安装角度,确保承受最大水压。”
苏珊看着终端:“通讯信号开始不稳定了。水流干扰太强,语音延迟快三秒。”
“那就少说话。”陈浩把记录板夹在胳膊下,“接下来分工。娜娜负责设计挡板结构,卡尔负责拆解机器、准备材料,苏珊继续监测水质和气体,我来指挥位置和安全距离。”
没人反对。
卡尔立刻动手,拧开切割机外壳螺丝。娜娜投影出一组三维图纸,悬浮在他头盔显示屏上。苏珊把检测仪绑在一根杆子上,慢慢探向水流边缘。
陈浩站在平台上,眼睛没离开过底下那片混乱。
十分钟过去,第一块钛板被卸了下来。卡尔用扳手敲了敲,确认没裂痕。“还能用。”
“装的时候得快。”陈浩提醒,“水位要是再涨,咱们连站的地方都没了。”
“我知道。”卡尔擦了把汗,“但这玩意儿沉,不好控制。”
“那就两个人一起上。”苏珊放下检测杆,“我帮你。”
她走过去,和卡尔一起抬板子。娜娜同步给出安装坐标,投影在他们眼前的空气中。两人一步步挪到平台边缘,把钛板靠在岩石凸起处试了试角度。
“差五度。”娜娜说,“向左偏。”
他们调整位置。刚固定好第一根锚钉,底下水流猛地一震,一股更强的冲击从深处传来,整个平台都晃了一下。
“又来了!”卡尔抓紧岩壁。
水花溅上来,打湿了所有人。陈浩低头看,发现裂缝比刚才宽了一倍,泥沙不断被吸进去,像是某种巨口在吞东西。
“不能再等了。”他说,“加快动作。”
苏珊和卡尔加紧固定。第二根钉子刚拧紧,第三股水流从侧面冲出,新的裂口出现在左侧岩层。平台的安全区域缩小了一半。
“西侧结构失效。”娜娜报告,“建议立即撤离当前点位。”
“再等等。”陈浩咬牙,“就差一点。”
“差一点也可能送命。”苏珊回头看他,“我们已经尽力了。”
“这不是尽力的问题。”他盯着那块摇晃的钛板,“这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今天要是撤了,明天再来,谁知道这地方还存不存在?”
话音未落,底下传来一声闷响。
像是石头断裂,又像是远处崩塌。
平台剧烈震动,一块边缘岩石直接脱落,砸进水里。三人踉跄几步,差点摔倒。
“走!”陈浩终于下令。
他们退回更高处的一块稳定岩台。这里视野更好,能看到整个作业区。原来的位置已经被完全淹没,只有钛板的一角还露在外面,随着水流晃动。
“挡板失效。”娜娜说,“但收集到了三十秒承压数据,足够优化下一版设计。”
“你还真记了?”卡尔喘着气问。
“所有过程都在录。”
苏珊打开终端,重新校准信号。画面断断续续,但基本可用。她把最新图像传回基地备份,顺便检查其他设备状态。
“无人机还有一台在运行。”娜娜说,“正在绘制深层水流图。”
她调出画面。黑漆漆的水底,声波扫描出一条弯曲的通道,像树根一样蔓延。尽头消失在岩层深处。
“找到了。”她说,“主通道直径约一点五米,倾斜向下。如果能在入口处设置屏障,就能切断水源。”
“问题是,谁去那里?”卡尔看着那条线,“那地方深得看不见底。”
“暂时不去。”陈浩靠在岩壁上,衣服湿透,冷得发抖,“先搞清楚我们手里有什么能用的。”
他掏出记录板,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简陋的草图:一块板,几根钉,一个箭头指向水流。
“树脂没有,水泥没有,但咱们有应急密封胶,还有备用电缆。”他说,“能不能把这些拼成个临时塞子?”
“理论上可行。”娜娜回应,“但密封胶抗压能力不足,单独使用会在十秒内被冲散。”
“那就加层。”陈浩指着卡尔手里的钛板残片,“外面包金属,中间填胶,做成 sandwich——算了,就说夹心块。”
“结构可以设计。”娜娜开始运算,“需要七分钟。”
“那你算。”他看向其他人,“苏珊,继续采样。卡尔,把剩下的零件都拆了,能用的全留下。”
没人说话,各自行动。
陈浩坐在角落,低头看着自己发白的手指。他知道现在不能停,一旦停下来,脑子就会开始想那些不该想的事——比如塌方时的声音,比如掉下去的石头有没有砸中设备,比如他们是不是真的还能救回这个矿点。
他甩了甩头,把记录板拍在膝盖上。
“都听着。”他说,“咱们现在不谈能不能成功,只谈下一步做什么。谁有想法,现在就说。”
苏珊抬起头:“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用无人机投送小剂量密封胶,先封几个小裂口,减缓水流。”
“好主意。”娜娜点头,“降低整体压力,为后续作业争取时间。”
“那就干。”陈浩站起来,“娜娜,方案出来后马上执行。我们不主动退,也不硬上。就这么耗着,耗到找到出路为止。”
他走到边缘,望着那片被泥水搅浑的黑暗。
底下还在响。
像是大地在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