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把记录仪往桌上一放,外壳磕在金属台面上发出闷响。他盯着娜娜的背影,后者正站在主控台前调取数据流。
“刚才那一下震动,不是偶然。”他说。
娜娜没回头,手指在虚拟面板上滑动:“推进器电机共振频率为每秒一百八十三次,通信模块接收频段漂移峰值出现在一百八十一到一百八十五之间。两者重合。”
“也就是说,咱们自己把自己信号干掉了?”卡尔从工具包里抽出一根检测线,随手甩了下,“我那破机器一抖,全队变哑巴?”
苏珊靠在墙边,手里捏着一份打印稿:“不止是断话。你们记得撤离时那段静默吗?三个人靠打手势往后退,跟演默剧似的。万一那时候生物群再靠近几步,谁来指挥?”
空气安静了一秒。
陈浩抬手抓了抓后脑勺:“所以现在问题不是‘能不能通’,而是‘什么时候会断’。”
娜娜终于转过身。她眼中的蓝光闪了一下,像是程序切换到了新任务:“我已经提取了全部异常日志。干扰源锁定为动力系统谐波泄漏。解决方案有两个——改频率,或者加屏蔽。”
“改频率麻烦。”卡尔摇头,“每个推进器出厂参数不一样,调一次得校准半天。而且深水区压力变化大,频段随时可能再偏。”
“那就只剩一个办法。”陈浩拍板,“焊个壳子,把它罩住。”
接下来四十八小时,主控室变成了改装车间。
陈浩负责拆装通信中继器外壳。他坐在工作台前,螺丝刀卡在接口缝里半天拧不动,额头上冒出一层油汗。“这玩意儿设计的时候就没打算让人修吧?”
“原始结构以轻量化为主。”娜娜递过一把微型扳手,“你现在的操作属于逆向拆解。”
“我知道。”他咬牙撬开最后一块护板,“但我现在只想让它活得久一点。”
苏珊和卡尔在隔壁焊接屏蔽层。稀有金属片薄得像纸,但硬度极高,焊枪温度不够根本熔不进去。第三次失败后,卡尔把面罩往上一推:“这材料也太邪门,热了不化,冷了又脆。”
“第677章挖出来的玩意儿,能好用才怪。”苏珊调整电流档位,“再试一次,这次慢点送丝。”
娜娜全程没离开控制台。她的程序分出三条主线:一条分析每次测试中断的时间节点,一条模拟新加屏蔽层后的电磁响应曲线,还有一条偷偷录入了上一章那只带头生物的闪光节奏,准备当测试样本用。
第一次高压测试在模拟舱进行。
六节点全部上线,语音通道开启。陈浩刚说了句“一号正常”,信号就开始断续。回放录音里,他的声音像被什么东西啃过,中间缺了一小块。
“频段还是飘。”卡尔看着波形图,“虽然比之前稳了些,但一到八百米压强就扛不住。”
“屏蔽层厚度不够。”娜娜调出材料应力模型,“当前版本只能过滤百分之六十二的干扰。要达到理想状态,至少需要叠加三层。”
“那就加。”陈浩抹了把脸,“反正这东西也不重。”
第二次测试,他们用了三倍厚度的屏蔽片。结果语音是稳了,可耳机里多了个低频嗡鸣,持续不断,听得人太阳穴发胀。
苏珊最先发现问题:“这不是外部噪音。是金属本身在震。”
“次声共振。”娜娜确认,“材料在特定压力下会产生微幅自激振动,正好落在人类听觉边缘。”
“听着像冰箱半夜自己响。”卡尔揉了揉耳朵,“再听两小时,我能疯。”
没人笑。
他们知道,在深海里,任何持续异常都可能影响判断。更别说将来还要靠这套系统和那些蓝光生物交流——要是连对方发来的信号都被扭曲了,谁知道会不会把“问候”听成“攻击”。
娜娜启动自适应滤波算法。这是她从资料库里翻出来的老技术,原本用于早期太空通讯,原理是实时捕捉噪音特征,然后生成反向波形抵消。
第一轮迭代后,嗡鸣减弱了百分之四十。
第二轮,七十一。
第三次,系统成功识别出共振模式,并在0.3秒内完成动态补偿。回放录音清晰得像是面对面说话。
“行了。”卡尔听完测试片段,“这回真像人声了。”
最后一步是实地短距验证。
他们带着新设备出了基地,在五百米外的浅海区布设节点。洋流比预想中乱,探照灯扫过去,能看到水体明显扭曲。
“开始吧。”陈浩按下通话键。
一切正常。语音清晰,延迟几乎感觉不到。四人轮流发言,检查同步状态。
就在准备回收设备时,一股暗流突然撞了过来。
监控画面一闪,三个节点瞬间脱网。
频道陷入死寂。
陈浩抬头看向娜娜。她已经动手了。
手指在终端上划过,备用链路自动激活。三秒后,所有信号恢复同步。
“重连成功。”她说,“固件已推送更新,强化了网络自愈机制。”
“也就是说,下次断了也能自己接上?”陈浩问。
“只要节点物理连接未损毁,就能重建链路。”娜娜点头,“现在系统支持双通道冗余,主频传语音,辅频做校验。哪怕主通道完全失效,也能通过纠错码还原内容。”
陈浩笑了下,把中继器收进防水箱。
回到基地后,他坐在主控台前,打开测试日志。最后一行记录显示:连续运行两小时十七分钟,信号中断次数为零,音频失真率0.38%。
他点下保存,顺手把这版设备归入标准装备清单。
苏珊和卡尔一起签了验收单。两人拿着设备去物资库登记入库,临走前卡尔嘀咕了一句:“以后要是再断,我就把它贴脑门上。”
娜娜回到充电桩,机体进入待机模式。核心程序仍在运行,持续监控所有终端健康度。
陈浩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他走到窗边看了眼外面的海面,黑乎乎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但他知道,下次下去,不会再有谁因为听不清而乱猜了。
他转身走向休息区,路过控制台时顺手按了下回放键。
录音里传来娜娜的声音,平稳清晰。
“通信链路稳定,六节点同步。”
接着是苏珊:“收到,二号位无异常。”
卡尔:“老子耳朵清静了。”
最后是他自己的声音:“行,那就出发。”
他停了两秒,又按了一遍。
同一段录音再次响起。
只是这一次,在所有人说话之前,夹着一段极短的杂音——像是某种规律性的滴答声,重复了三次。
陈浩皱眉,把进度条拉回去,逐帧播放。
那声音不在原始记录里。
是回放时才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