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有个靠水屯,屯子里有个老把式叫马老四,水性极好,撑得一手好船。他那条木船虽有些年头了,却保养得油光水滑,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
这年开春,冰河化冻,马老四照例第一个下河试船。刚撑到河心,就见上游漂来一物,到近前才看清是条五花大蟒,奄奄一息地缠在枯木上,身上好几处伤口都发了白。
“作孽啊,这是挨了猎户的土枪吧。”马老四心生怜悯,便将蟒蛇捞起,取出随身的草药给它敷上,又撕下衣襟包扎妥当。
那蟒蛇似通人性,微微抬头看了看他,便软软地瘫在船板上。马老四把它带回家,养在后屋草堆里,每日换药喂食。不出半月,蟒蛇伤势渐愈,一日夜里竟不知所终。
马老四只当是放生了一命,也没多想,照旧每日出船打鱼。
却说半月后的一个傍晚,马老四正准备收船回家,忽见岸边站着个青袍老者,面容清癯,手持藤杖,笑吟吟地朝他招手。
“老哥行个方便,载我一程可好?”老者问道。
马老四本是热心人,便靠岸接客。老者上船后也不说去何处,只指引方向。马老四顺着所指撑船,说来也怪,今日这船轻快异常,如乘风破浪,不多时便行出数十里,到了一处从未见过的河湾。
但见两岸古木参天,暮霭中有楼阁隐现。老者请马老四系船上岸,引他穿过一片桃林,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座气派府邸,朱门高墙,门前两盏灯笼上写着“常府”二字。
府内早已摆下宴席,山珍海味,尽是马老四不曾见过的佳肴。老者请他上座,亲自斟酒相陪。
酒过三巡,老者才道:“老哥可还记得半月前所救的那条蟒蛇?实不相瞒,那便是老夫。我乃长白山中修行的常仙,当日遭劫,多蒙相救。今日请老哥来,一是答谢救命之恩,二是有事相求。”
马老四虽惊不慌,山里人本就信这些仙家之说,便道:“仙长有话直说,但凡我能办到,绝不推辞。”
常仙抚须笑道:“三日后,我要借老哥的船运送家眷迁居,只需将船泊在河心,人离船即可。此事关乎我全族安危,还请老哥务必相助。”
马老四满口答应。常仙取出一枚铜钱,道:“此钱请老哥收好,三日后系在船头,自会有人来接船。事后必当重谢。”
宴毕,常仙送马老四回家。次日醒来,马老四只当是南柯一梦,却发现枕边真有一枚古铜钱,方知昨夜之事不虚。
三日后,马老四依言将船泊在河心,系上铜钱,自行回家。翌日清晨去看,那船好端端地停在原处,看似毫无异样,只是船板上多了几片鳞甲,在朝阳下闪着七彩光芒。
当晚,常仙又托梦来谢,道:“蒙老哥借船,我全家已平安迁居。为表谢意,特赠宝珠一枚,埋在老哥家枣树下。取出后可保三代富贵。另有一事相告:明年七月初七,切记不可出船,切记切记!”
马老四醒来,半信半疑地去挖枣树,果然挖出个陶罐,内盛一枚鸡蛋大小的珍珠,光华夺目。他知是仙家至宝,不敢轻易示人,仍悄悄埋回原处,只取些碎银补贴家用。
自此,马老四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打的鱼总比别人多,运气也好得出奇。村里人都说他走了大运,只有他知道是常仙在暗中相助。
转眼到了次年七月,马老四记着常仙嘱咐,初七这日闭门不出。谁知近午时分,村长急匆匆跑来敲门:“老四,快出船!县太爷的公子游湖遇险,救人者赏银百两!”
马老四本要推辞,却被几个后生硬拉出门。到得河边,但见风浪大作,远处一条画舫眼看就要倾覆。救人心切,他也顾不得许多,跳上船就向画舫撑去。
刚到河心,忽然乌云蔽日,狂风卷起丈高浪头。马老四的船像片树叶般被打翻,人也落入水中。危急关头,忽觉有物托住他身体,迅速推向岸边。
得救后,马老四知是常仙相助,心中感激不尽。当夜,常仙又入梦来,叹道:“老哥有所不知,昨日是江中黑龙王巡河之日,最忌凡人行船。我虽能救你一次,却不能再犯天条。你那条船已被龙王收去,再也回不来了。”
马老四醒来,果见河岸空空,爱船已失。虽心疼不已,但想能捡回一命已是万幸。
三日后的深夜,马老四忽被窗外亮光惊醒。推开窗一看,但见河面上仙乐飘飘,自己的那条船正缓缓驶来,船上缀满明珠,光华灿烂。船头立着的正是常仙,含笑拱手:
“老哥舍船救人,功德感动上天。龙王特命我将船送回,并赠避水珠一枚。今后老哥行船,可保风平浪静。”
说罢,常仙化作一道青光没入河中。那船轻轻靠岸,船头多了一枚鹅卵大小的透明珠子。
此后马老四活到九十高龄,无病而终。他那条宝船传了数代,直到民国年间还有人说见过此船,月明之夜会在河上自行漂游,船头坐个青袍老者,似在等待有缘之人。
而靠水屯至今流传着一句老话:常仙借船,有借有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