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瞬间转变。
在购买拖拉机这个实实在在的近期就能享受到的好处面前,对开荒辛苦和种参风险的担忧被冲淡了许多。
经过举手表决,开荒种参和购买拖拉机的提议,获得了绝大多数社员的同意。
会议结束后,整个李家坳都沉浸在即将拥有铁牛的兴奋和期待中。
第二天一大早,王振山、队里的老会计,以及李满仓三人,揣着厚厚的、用油布包好的现金和介绍信,满怀憧憬地出发前往市里的机械厂。
县机械厂主要是维修和生产小零件,购买整机得去其上级单位市机械厂。
李满仓已经提前托县机械厂的杨厂长跟市厂销售科的蒋科长打了招呼。
一路辗转,到达市机械厂时,已是中午。
厂区高大肃穆,门口有持枪的民兵站岗,检查异常严格。
介绍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又盘问了好几句,才放他们进去。
厂区内的气氛似乎也比往常凝重,工人们行色匆匆,很少见到扎堆闲聊的,宣传栏上贴着加强安全生产和保密教育的标语。
李满仓心中明了,这定然是林为国潜逃事件的后遗症,风波未平。
他更加谨言慎行,只是默默跟在王振山身后,不多看,也不多问。
找到销售科,说明来意,那位蒋科长倒是很热情。毕竟是县里老杨介绍来的,而且也是正经的生产队采购。
“王队长,周会计,李同志,欢迎欢迎!老杨都跟我说了,你们李家坳生产队搞副业搞得好,现在是鸟枪换炮,要买铁牛了!”蒋科长笑着把他们引到办公室坐下。
寒暄几句后,蒋科长直接带他们去了厂里的成品停放场。
当那一片排列整齐、漆色鲜亮的拖拉机映入眼帘时,王振山三人的眼睛瞬间就直了,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尤其是那几台高大威猛的东方红-28,红色的车身,宽大的轮胎,如同钢铁巨兽般散发着强大的力量感。
王振山忍不住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冰冷金属外壳,喃喃道:“好家伙,这就是东方红啊……真带劲!”
蒋科长见状,笑着介绍:“这可是咱们厂的明星产品,28匹马力,动力足,劲儿大,耕地、运输,样样都行!”
王振山满怀期待地问:“蒋科长,这这东方红28,得多少钱一台?”
蒋科长报出一个数字:“裸车一万一千五,配上犁、耙这些基本农具,差不多要一万三左右。”
“一万三?!”
这个价格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王振山三人眼中的火热。
他们带来的全部家当,也才两千多块钱,这连个零头都不够。
王振山脸色变的尴尬和失落,搓着手,讪讪地说不出话来。老会计也扶了扶眼镜,暗暗咂舌。
李满仓虽然也心疼,但还算镇定。他早知道大型拖拉机价格不菲,不是他们一个生产队能轻易负担的。他拉了拉王振山的衣角,低声问蒋科长:“蒋科长,有没有更适合我们小生产队,价格也便宜点的机型?”
蒋科长理解地点点头,指着旁边一些体型小得多的拖拉机:“有,当然有。那边是手扶拖拉机,12马力的,价格就实惠多了。”
他们走到手扶拖拉机旁边。
相比于东方红-28的庞大气场,手扶拖拉机显得小巧许多,结构也简单,需要人跟在后面扶着方向杆操作。
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是这个时代先进的农业机械。
“这种手扶的,裸车一千八,配上旋耕机、犁铧、拖车这一套下来,大概两千块钱左右。”蒋科长介绍道。
两千块,这个价格还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王振山和老会计重新打起精神,围着那台手扶拖拉机仔细看了又看,问了又问。
虽然比不上东方红气派,但想到它能代替多少牛马和人力,心里也是热乎乎的。
最终,经过一番商议和讨价还价,李家坳生产队以一千九百八十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台崭新的12马力手扶拖拉机,并配齐了旋耕机、犁铧和一台带车斗的拖车。
交钱,开票,办理提货手续。
当那台披红挂彩的铁牛真正属于李家坳时,王振山和老会计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
李满仓看着这台将在未来发挥巨大作用的手扶拖拉机,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回去的路,因为有了拖拉机的轰鸣声而变得不同。
王振山亲自坐在驾驶座上,虽然开得歪歪扭扭,但脸上的笑容却无比灿烂。
李满仓和老会计坐在后面的拖车里,听着“突突突”的引擎声,看着道路两旁的树木飞速后退,心情也随着这节奏飞扬起来。
当这台崭新的手扶拖拉机喷着黑烟,轰鸣着驶入李家坳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男女老少全都跑了出来,围着这头铁牛摸个不停,孩子们兴奋地追着拖拉机跑,欢声雷动。
“咱们村也有拖拉机了!”
“是手扶的!看着就精神!”
“这下开北坡荒地可有指望了!”
王振山跳下拖拉机,站在车头上,意气风发地大声宣布:“乡亲们!这就是咱们村的铁牛!
从今天起,咱们李家坳,也要用机器种地了。明天,咱们就用它,去开北坡的荒地,种下咱们的金疙瘩人参!”
“好!”震天的欢呼声响彻小小的山村。
李满仓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这充满希望和干劲的景象,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铁牛进村,只是一个开始。更广阔的天地,正等待着他们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