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洞的豪宅区建在半山腰。
雨水顺着黑色的柏油路往下冲刷,像一条条正在流血的静脉。
一栋被高墙围住的别墅里,灯火通明。
这里是现代电子会长郑梦准的私人官邸。
此时,客厅里的空气比外面的雨夜还要粘稠。
郑梦准坐在主位上,手里捏着一串佛珠,拇指不停地拨动,发出哒哒的轻响。
他的对面,坐着刚从钟路区赶来的闻人语。
方辰坐在闻人语左侧,怀里依旧抱着那台贴满贴纸的笔记本电脑,双腿并拢,膝盖在发抖。
雷啸站在沙发后,双手交叉在腹部,像一尊铁塔。
而在郑梦准的身旁,坐着一个戴着厚底眼镜、头发乱得像鸡窝的中年男人。
他是崔志勋,现代电子的首席技术官(cto),也是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国宝”级人物。
“闻人会长。”
郑梦准停下了拨动佛珠的手。
“你的提议,我听懂了。你要注资,要帮我们还债,条件是共享技术和产能。”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崔志勋。
“但在技术这个问题上,我做不了主。你得问问崔博士。”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崔志勋身上。
崔志勋没有看闻人语,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厚厚的蓝图,直接甩在了红木茶几上。
“啪”的一声。
蓝图散开,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电路结构和光刻掩膜版图。
“这是我们下一代64m dRAm的设计原稿。”
崔志勋抬起头,眼袋很深,眼球上布满了红血丝。
他指着那些图纸,手指关节粗大,沾着墨水。
“这是现代电子三千名工程师,在实验室里熬了五年熬出来的血。这是我们在这个行业立足的根本。”
他转过头,目光像两根针,扎在闻人语脸上。
“闻人小姐,恕我直言。你们中国人在半导体领域,还是小学生。”
“你们有钱,可以买设备,买厂房,甚至可以买下我的人。”
“但你们买不到时间。”
崔志勋站了起来,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
“我们的技术储备,领先业界五年。这五年,是你们无论砸多少钱都跨不过去的鸿沟。”
“你想用几十亿美金,就换走我们要吃二十年的饭碗?”
“不可能。”
方辰缩了缩脖子,想反驳,但张了张嘴,没敢出声。
郑梦准叹了口气,重新开始拨动佛珠。
“闻人会长,你也看到了。搞技术的人,脾气都硬。我也没办法。”
客厅里陷入了死寂。
墙上的挂钟走动,秒针跳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闻人语没有说话。
她伸手,拿起了桌上那张蓝图。
她的视线在那些复杂的线条上扫过,然后轻轻放了回去。
“崔博士说得对。”
闻人语开口。
“钱买不到时间。”
崔志勋冷哼了一声,坐回沙发上,双臂抱在胸前。
“既然知道,那就请回吧。高盛的人虽然贪婪,但至少他们不懂技术,不会想着把我们的脑子挖走。”
“但是……”
闻人语的话锋一转。
她侧过头,看向方辰。
“如果是把未来的时间,带到现在呢?”
方辰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他的手开始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
“接投影。”
闻人语指了指客厅那面白色的墙壁。
方辰手忙脚乱地把一根数据线插进电脑,又连上了茶几上的便携式投影仪。
光束亮起。
白墙上出现了一个旋转的三维模型。
那不是芯片的电路图。
那是一个分子结构模型。
红色的原子和蓝色的原子交替排列,中间夹杂着几层灰色的薄膜。
崔志勋原本还在冷笑。
但当他的余光瞥见那个模型时,他的笑容僵住了。
他猛地转过头,死死盯着墙壁。
那是……
那是磁性隧道结(mtJ)。
“这是我们在俄罗斯的一个实验室里,发现的一组数据。”
闻人语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讲一个睡前故事。
“苏联解体前,那个实验室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存储材料。他们管这个叫‘自旋电子学’。”
方辰敲了一下回车键。
画面变了。
不再是模型,而是一组实验数据。
那是关于电子自旋极化率和隧穿磁阻效应的曲线图。
崔志勋的瞳孔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整个人像被电流击中了一样,猛地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这……这不可能!”
他冲到墙壁前,脸几乎贴到了投影上。
他的手颤抖着,想要去摸那些光影,却又不敢碰,仿佛那是易碎的神像。
“这是mRAm(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理论模型!”
崔志勋的声音变了调,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
“这是理论!这仅仅是理论!Ibm和摩托罗拉都在搞,但他们都卡在材料稳定性上!怎么可能有成品数据?”
“翻页。”
闻人语没有理会他的咆哮,只是对方辰下令。
方辰又敲了一下键盘。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配方。
钴、铁、硼。
以及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厚度参数:0.8纳米。
崔志勋看着那个数字。
他的呼吸停止了。
他在脑海里疯狂地计算,模拟。
如果不使用传统的氧化铝势垒,改用氧化镁……再加上这个厚度……
隧穿磁阻率会突破200%!
这意味着,mRAm将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玩具,它将具备商业化量产的可能!
这是dRAm的终结者。
这是存储芯片的下一代革命。
“你刚才说,你们领先业界五年。”
闻人语坐在沙发上,端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崔博士,你现在看到的这个东西,是十年后的技术。”
“我们不需要跨过你那五年的鸿沟。”
“我们直接造了一座桥,飞过去了。”
崔志勋的身体晃了一下。
他转过身,看着闻人语。
眼神里的傲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看到神迹般的恐惧和狂热。
作为一个技术狂人,他太清楚这组数据的价值了。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他刚才引以为傲的那些64m dRAm图纸,就是一堆废纸。
那是被时代淘汰的垃圾。
“这……这数据……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崔志勋的声音在发抖。
“这不重要。”
闻人语放下茶杯。
“重要的是,我有地图,你有船。”
她站起身,走到崔志勋身边。
她比崔志勋矮半个头,但在气势上,她像是在俯视这个男人。
“华尔街的人,只看得到现在的报表。他们买下你们,是为了榨干你们现在的剩余价值。”
“而我,是用你们的未来,来击败你们的现在。”
闻人语伸出手,指着墙上的投影。
“崔博士,你想不想做第一个把这个‘未来’变成现实的人?”
“你想不想让英特尔和三星那帮人,跟在你屁股后面吃灰?”
崔志勋吞了一口口水。
他的喉结剧烈滚动。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这就是让他去触摸上帝的裙摆。
“我……”
崔志勋张了张嘴。
他回头看了一眼郑梦准。
郑梦准手里的佛珠已经停了很久。
他虽然不懂技术,但他看得懂人的表情。
他看到了自己最倚重的技术天才,此刻像个看到了糖果的孩子,眼里全是渴望。
“崔博士。”
郑梦准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
“这个东西……真的有那么厉害?”
崔志勋用力点头,脖子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
“会长,如果这是真的……这能让我们在这个行业里称霸二十年!不,三十年!”
郑梦准闭上了眼睛。
几秒钟后,他睁开眼,把手里的佛珠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啪!”
佛珠散了,几颗珠子滚落在地毯上。
“签。”
郑梦准吐出一个字。
“闻人会长,你的条件,我答应了。”
“高盛那边,我去回绝。哪怕是卖了我在江南区的地皮,我也要把这口气争回来。”
闻人语笑了。
这一次,她的笑容里没有了那种咄咄逼人的锋芒,多了一分对猎物入网的满意。
“秦晚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方辰,把数据盘留下。”
方辰拔下U盘,双手递给崔志勋。
崔志勋接过来,双手捧着,像是捧着圣火。
他突然对着闻人语深深鞠了一躬。
这一躬,比刚才朴正勋的那一躬还要深,还要久。
“老师。”
他用生硬的中文喊出了这两个字。
“请务必……带我们一起走。”
……
雨停了。
闻人语走出别墅大门的时候,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一层鱼肚白。
空气里带着泥土和松针的味道。
雷啸拉开车门。
“老板,回酒店?”
“不。”
闻人语站在台阶上,深吸了一口凌晨湿润的空气。
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栋沉睡在晨曦中的豪宅。
就在刚才,韩国半导体产业的一半江山,已经改姓了。
“去机场。”
“这么急?”方辰抱着电脑,打了个哈欠。
“华尔街那边应该已经收到消息了。”
闻人语坐进车里。
“戴维斯不是傻子,高盛也不是瞎子。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他们花大价钱抢到手的那些公司,全是空壳。”
“最核心的专利,最顶尖的工程师,还有未来的技术路线,都在昨晚被我们打包带走了。”
“等他们反应过来,那就是一场真正的疯狗乱咬。”
车子启动,顺着盘山公路疾驰而下。
方辰趴在车窗上,看着远处首尔市区逐渐亮起的灯火。
“老板,那个俄罗斯的数据……真的是十年后的技术?”
他忍不住问。
闻人语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那是苏联举国之力搞出来的东西,那是红色的遗产。”
“那帮华尔街的精英,眼里只有美元,他们看不懂那些俄文笔记里的价值。”
“他们以为赢了冷战,就赢了一切。”
“殊不知,有些幽灵,从来就没有消失。”
她的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方辰。”
“在。”
“给陆云帆打电话。”
“让他准备好香槟。”
“告诉他,我们在亚洲的收尸工作结束了。”
“现在,该轮到华尔街的人,来给我们买单了。”
车子驶过汉江大桥。
桥下的江水滚滚向东,奔流不息。
而在大洋彼岸的纽约。
此时正是下午。
纳斯达克的交易大厅里,突然爆出一阵骚动。
几家刚刚宣布收购了韩国半导体资产的投行,股价突然出现了诡异的波动。
有人在抛售。
大量的抛售。
而抛售的源头,指向了一个刚刚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
新世界。
猎人与猎物的角色,在这一刻,彻底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