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已按捺不住想要见证这支海军力量形成战斗力的迫切心情,从战机全部到位的那天起,便直接留在了天津港海军基地,这一周时间里,几乎全程泡在码头、机场和训练场地,与将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
沈烈锋等五百名海军专业人才果然不负重托,成为了舰队建设的核心骨干。
这支总兵力达一万人的舰队,大部分将士都是从独立纵队各军兵种抽调的精英,还有一批是总部和组织从全军范围内紧急调配的技术人才和骨干力量。
他们当中,九成以上的人此前从未接触过舰船,对航母、驱逐舰这些先进装备更是只在画报上见过,但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 —— 早日让舰队形成战斗力,守护海疆、抗击日寇。
“司令员,这些舰艇的操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但战士们的学习热情太高了!”
沈烈锋每天都会向曾夏勇汇报训练进展,语气中满是振奋,
“为了尽快掌握技能,大家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白天跟着我们熟悉舰艇构造、操作流程,晚上就在宿舍里看技术资料、讨论操作难点,连吃饭的时候都在交流经验。”
曾夏勇每次巡查训练场地,都能看到热火朝天的景象:甲板上,水兵们反复练习导弹发射、鱼雷装填的动作,汗水浸透了军装也浑然不觉;
指挥中心内,雷达兵、通讯兵紧盯屏幕,模拟应对各种海空突发情况;
机舱里,维修技师们对照着系统赠送的技术资料,逐一熟悉动力系统、武器系统的构造,手上沾满油污也毫不在意。
得益于系统资料的详尽和将士们的刻苦钻研,训练进度远超预期。
仅仅一周时间,舰队就完成了所有舰艇的高强度性能测试,从航母的动力输出到驱逐舰的隐身性能,从核潜艇的水下续航到登陆舰的抢滩适应性,所有参数均达到设计标准。
更令人振奋的是,将士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舰艇的基础操作和武器发射技能 —— 导弹垂直发射、鱼雷水下突袭、主炮精准射击、近防炮拦截模拟目标,这些原本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训练科目,他们硬是用高强度的学习和摸索啃了下来。
“司令员,基础操作已经全部达标,现在就差舰载机的起降训练了!” 第七天傍晚,沈烈锋和海军航空兵一旅旅长秦翰翔找到曾夏勇,眼中满是期待,
“这些飞行员都是顶尖水平,我一问才知道,他们早就熟练掌握了航母舰载机起降技能,随时可以开展训练。”
“好!那就定在明天!” 曾夏勇当即拍板,随即拨通了陈定国的电话:
“定国,明天上午舰载机首飞训练,你通知政委、林锐、卫国,让他们务必来天津港见证这个重要时刻!”
第二天清晨,天朗气清,海风轻拂。
李保华、陈定国、林锐、周卫国四人从燕京驱车赶来,一到海军基地就直奔码头,脸上满是期待。
“老曾,这才一周时间,舰队就真能进行舰载机起降了?” 李保华刚登上航母一号舰,就忍不住问道,目光好奇地在甲板上的舰载机之间游走。
这些歼 35、歼 15t、空警 600 等机型,机翼都折叠着贴在机身上,模样与陆基战机截然不同。
李保华伸手摸了摸歼 35 的折叠机翼,疑惑地问:“老曾,这飞机的翅膀怎么还能折起来?”
“这是舰载机的专属设计,为了节约航母机库和甲板的空间。” 曾夏勇笑着解释,
“航母的机库容量有限,折叠机翼能让舰载机的停放数量增加一倍以上,这样才能搭载足够的作战飞机。”
众人一边听着介绍,一边跟着曾夏勇、沈烈锋、秦翰翔走进航母舰岛指挥中心。
巨大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甲板动态、海空气象和舰载机状态,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各单位注意,舰载机起降训练即将开始,做好准备!” 秦翰翔通过通讯系统下达指令,声音沉稳有力。
很快,地勤人员驾驶着牵引车,将四型舰载机依次引导至甲板上的三条电磁弹射轨道旁 ——1 号位是空警 600 预警机,2 号位是歼 35 舰载隐身战机,3 号位是歼 15t 攻击机。
舰载机精准定位后,地勤人员迅速将弹射挂钩与飞机前起落架连接,同时升起尾板,固定住飞机尾部,防止弹射时滑动。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显示屏。
李保华、陈定国等人更是手心冒汗,既兴奋又紧张 —— 他们虽然见过陆基战机起飞,但航母舰载机起降听说被称为 “刀尖上的舞蹈”,难度极大,这还是他们第一次亲眼见证。
“检查完毕,1 号位 各项参数正常,允许起飞!”
“2 号位参数正常,允许起飞!”
“3 号位参数正常,允许起飞!”
随着控制台陆续传来指令,弹射器操作员按下了发射按钮。
“轰隆!”
第一条弹射轨道上,空警 600 瞬间被强大的推力推着向前冲去,短短百米的甲板距离,飞机速度迅速提升至起飞速度。
机身微微上扬,稳稳地脱离甲板,冲上蓝天。
紧接着,第二条轨道上的歼 35 如离弦之箭般弹射而出,银白色的机身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迅速爬升至预定高度。
第三条轨道上的歼 15t 紧随其后,发动机轰鸣声震耳欲聋,同样顺利升空。
三架舰载机依次起飞,在空中编队盘旋一周,仿佛在向甲板上的众人致意。
“成功了!起飞成功了!” 指挥中心内,陈定国激动地站起身,声音都有些颤抖。
李保华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连连点头:“不容易啊,才一周时间就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独立纵队的将士!”
林锐和周卫国也难掩激动,目光紧紧追随着空中的战机,眼中满是自豪。
沈烈锋和秦翰翔相视一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脸上露出了疲惫却兴奋的笑容 —— 这一周的高强度训练,所有的付出都在这一刻有了回报。
曾夏勇望着空中编队的舰载机,心中同样激动不已。
穿越而来,他带领独立纵队屡创奇迹,从华北大捷到组建海军,如今舰载机成功首飞,又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壮举。
他知道,这标志着独立纵队的海军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现在终于有了一支强大的力量守护海域了。
“继续进行多架次起飞训练!” 曾夏勇下达指令。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舰载机一架接一架地从三条弹射轨道上起飞,歼 35、歼 15t、空警 600 轮番上阵,每一次弹射都精准高效,每一架战机都顺利升空。
空中,战机编队开展了巡逻、护航、模拟攻击等科目训练,动作整齐划一,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
“准备接收舰载机降落!” 上午十时许,秦翰翔的声音再次响起。
指挥中心的显示屏上,第一架返航的歼 35 舰载机已经出现在视野中,正朝着航母甲板飞来。
“注意引导,保持航线!” 航母着舰指挥官通过通讯系统与飞行员沟通,密切关注着战机的姿态。
歼 35 逐渐降低高度,对准甲板上的阻拦索,机身微微倾斜,起落架缓缓放下。
“嘭!”
一声清脆的响声,歼 35 的尾钩精准勾住了第二条阻拦索,巨大的拉力让战机在短短几十米内减速停下,稳稳地停在了甲板上。
地勤人员迅速上前,解开阻拦索,将战机牵引至指定位置。
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舰载机陆续返航,无论是歼 15t 的重载降落,还是空警 600 的大型机体降落,都精准无误地勾住阻拦索,顺利完成回收。
每一次成功降落,指挥中心内都会响起阵阵掌声。
李保华、陈定国等人看得目不转睛,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太精彩了!简直太过瘾!” 周卫国赞叹道,“有了这样的舰载机部队,我们的航母才算真正具备了战斗力!”
曾夏勇看着一架架顺利回收的舰载机,心中豪情万丈。
舰载机的成功起降,标志着独立纵队海军已经初步形成海空一体作战能力。
“沈烈锋、秦翰翔!” 曾夏勇转身看向两人,语气坚定,
“接下来,加大训练强度,尽快完成舰队与航空兵的协同演练,同时开展海军陆战队、两栖合成部队的登陆协同训练,我要让我们的海军,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全面作战能力!”
“请司令员放心!” 沈烈锋和秦翰翔齐声敬礼,眼中充满了斗志。
远处的海面上,驱逐舰、护卫舰编队正在巡航,空中的舰载机编队盘旋警戒,一幅海空一体、攻防兼备的壮丽画卷,正在渤海湾徐徐展开。
而这,仅仅是独立纵队海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