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机首飞的轰鸣声还回荡在渤海湾上空,曾夏勇已马不停蹄地召集众人,在航母一号舰的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
李保华、陈定国、林锐、周卫国四位纵队主官悉数到场,海军骨干龙百川、吴钢也应邀出席 —— 海军航空兵的问题圆满解决后,组建海军陆战队和两栖合成旅,成为了海军形成完整战斗力的最后一块拼图。
“舰载机起降训练圆满成功,海空一体的作战框架已经搭起来了,但没有登陆作战力量,舰队就缺乏‘临门一脚’的攻坚能力。” 曾夏勇开门见山,目光落在吴钢和龙百川身上,
“我提议,由吴钢同志担任海军陆战队一旅旅长,龙百川同志担任政委,编制暂定为六千人,你们有没有信心?”
两人闻言,立刻起身敬礼,语气坚定:“请司令员和各位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把海军陆战队打造成一支能打硬仗、善打恶仗的精锐之师!”
“好!” 曾夏勇示意两人坐下,继续说道,“关于陆战队的编制,我有一个初步想法,大家一起商量完善。”
他拿起笔,在纸上勾勒出编制框架:“一个旅下辖四个主力作战营,这是登陆作战的核心力量;再配一个空中突击营,装备直 18 和武直 21 ,负责垂直登陆、穿插迂回;一个防空营,配备防空导弹和高射炮,应对敌方空中威胁;一个特种侦察营,提前渗透到登陆区域,侦察敌情、清除障碍;最后加一个后勤保障营,负责弹药、油料、医疗等补给,确保部队持续作战能力。”
“司令员这个编制太合理了!” 吴钢当即表示赞同,
“四个作战营正面攻坚,空中突击营侧翼牵制,防空营保障空域安全,特种侦察营精准破局,后勤保障营兜底,攻防兼备、协同高效,完全能应对各种复杂的登陆作战场景。”
龙百川也补充道:“这个编制既突出了登陆作战的专业性,又兼顾了多兵种协同,尤其是空中突击营的配置,能大幅提升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弥补传统登陆作战速度慢、易受阻的短板。”
李保华、陈定国等人纷纷点头,都觉得这个编制方案考虑周全,符合陆战队 “三栖作战、快速突击” 的核心定位。
编制确定后,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上 —— 兵员从哪里来?
陈定国早有准备,笑着说道:“司令员,华北大捷后,我们纵队的声望空前高涨,扩编工作一直在推进。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又新招募了五万名新兵,刚好能为陆战队和两栖合成旅提供兵源。”
“多少?五万人?” 曾夏勇有些意外,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没想到招兵工作这么顺利!”
“主要是咱们独立纵队的口碑好啊!” 陈定国笑着解释,
“招兵同志一到燕京、天津及周边地区,只要说是独立纵队招兵,老百姓都踊跃报名。大家都说,跟着曾司令员,能打胜仗、能保家卫国,还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那背景审查和身体测试都做了吗?” 曾夏勇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现在局势复杂,国府和日军的特务肯定会趁机渗透,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司令员放心,这些工作我们都严格落实了。” 陈定国连忙汇报,
“所有新兵都进行了详细的背景调查和严格的身体测试,已经揪出了三十多名国府方面的特务,都已经移交总部相关部门处理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次招的新兵质量很高,其中有两千人左右是燕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他们有文化、学习能力强;还有五百名南洋华侨,不远万里赶来投奔我们,这些侨胞在南洋从事机械等工作,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剩下的都是华北地区的农民群众,朴实能干、吃苦耐劳,是部队的中坚力量。”
曾夏勇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学生和华侨有文化、懂技术,基础军事训练后,可以优先分配到第一舰队,补充舰艇操作、维修等技术岗位;农民群众身体素质好、意志力强,适合充实到陆战队和两栖合成旅。”
他看向吴钢:“吴钢同志,陆战队战士有个基本要求 —— 必须会游泳,这是登陆作战的基础技能。后续筛选新兵时,先重点考察这一点,把水性好的优先纳入陆战队。”
“明白!” 吴钢应声答道,“游泳是陆战队的入门课,我们会组织专门的测试,确保每一名战士都能达标。”
“光有新兵还不够,陆战队需要骨干力量撑起来。” 曾夏勇话锋一转,
“我决定,从特战旅、空降兵一旅、陆航空中突击旅、警卫旅、防空旅,各抽调一部分骨干,总共两千人,充实到海军陆战队一旅,作为部队的核心力量,你们觉得怎么样?”
“太好了,司令员!” 龙百川激动地说道,
“这两千名骨干都是各部队的精英,作战经验丰富、军事技能过硬,有他们作为基础,再搭配新兵进行训练,我们保证能在一个月内让陆战队形成初步战斗力!”
李保华也提醒道:“新兵的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海军陆战队是纵队的新一支精锐部队,肩负着特殊的作战使命,要让他们明白这份责任的重量,树立起‘敢打必胜’的信念,可不能让他们在战场上掉链子,丢了我们独立纵队的脸,更不能丢了‘海上精锐’的名号!”
“政委说得太对了!” 曾夏勇深表认同,
“海军陆战队是一支三栖作战部队,是‘军中之军、钢中之钢’!这八个字,就是我对他们的定位和要求。”
“军中之军,钢中之钢!” 众人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眼中都闪过一丝震撼与期待。
这八个字,既体现了陆战队的特殊地位,也彰显了其必须具备的过硬战斗力。
曾夏勇转头看向周卫国:“卫国,这段时间你先把手里的其他工作放一放,协助吴钢、龙百川两位同志,负责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工作。你在德国学习过特种作战,对精锐部队的训练有独到的见解,有你把关,我更放心。”
周卫国一直对陆战队的建设充满期待,闻言立刻起身敬礼:“请司令员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把特种作战的理念和技能融入陆战队训练,打造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钢铁之师!”
“吴钢、百川,” 曾夏勇再次看向两人,语气郑重,
“周副司令是特战专家,你们是陆战队行家,三者结合,一定能摸索出最适合我们的训练模式。装备方面,明天我就下令,把陆战队所需的武器装备全部配齐 —— 包括两栖步枪、轻型坦克、两栖装甲车等,确保训练和作战需求。”
“谢谢司令员!谢谢各位首长!” 吴钢和龙百川再次起身敬礼,眼中满是感激与斗志。
他们知道,有纵队的全力支持,有充足的兵源、精锐的骨干、先进的装备,再加上科学的训练,海军陆战队一定能快速成型,早日投入战斗。
会议结束后,各项工作迅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