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新的起点,爱的归航
汉城金浦国际机场,国际到达大厅的电子屏上,显示着从美国巴尔的摩飞来的航班准时抵达。接机的人群中,朴基正手捧一束清新的百合,身姿挺拔地站在最前方,目光紧盯着出口通道,沉稳的面容下难掩一丝期待的波澜。他的身边,是同样翘首以盼的郑汉采、朴贞子、明元、胜美、金珠和朴基丰,一家人齐聚于此,迎接载誉归来的银珠。
“来了来了!”眼尖的明元首先喊道。
通道口,银珠的身影终于出现。她穿着简洁的卡其色风衣,步履从容,脸上带着长途飞行后的些许疲惫,但眼神清澈明亮,比一年前更多了几分成熟与自信的光芒。她的目光穿过人群,第一时间就锁定了那个手捧百合、对她微笑的男人。
“欧妈!阿爸!基正!大家……”银珠加快脚步,话音未落,已被涌上前的家人团团围住。
朴贞子第一个上前拉住女儿的手,眼眶微红,上下打量着:“瘦了,是不是国外的饭菜不合胃口?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郑汉采接过女儿的行李箱,声音有些哽咽道:“银珠啊,辛苦了。阿爸为你骄傲。”
明元和胜美争着送上问候,金珠则细心地帮银珠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朴基丰站在稍后处,笑着对金珠低语道:“看吧,我就说银珠回来气色更好了。”
在一片关切的问候声中,银珠的目光始终与朴基正交汇。他静静等待家人们最初的激动平息后,才走上前,将百合递到她怀中,声音低沉而温暖道:“欢迎回家,银珠。”
没有拥抱,没有过多言语,但两人交汇的眼神中,已诉说了千言万语。那是一种历经时间和距离考验后,更加深厚和默契的情感。
回城的车上,银珠和朴基正同车。车内流淌着舒缓的音乐,银珠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既熟悉又添了新貌的汉城街景。
“感觉像是做了一场很长的梦。”银珠轻声说道,“约翰斯·霍普金斯,巴尔的摩的港口,实验室里不眠的夜晚……现在,终于回来了。”
朴基正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自然地伸过去,覆上她的手背说道:“不是梦。你带回来的知识、技术和新的视野,都是真实的。家里一切都好,就等着你这个主角归来,开启新的篇章。” 他轻轻握了握她的手,“累了吧?先闭眼休息会儿,到家我叫你。”
银珠顺从地闭上眼,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踏实的心安。一年的分离,非但没有拉远他们的距离,反而让这份感情在彼此的坚守和成长中淬炼得更加坚韧。
郑家为银珠归来准备的接风宴,温馨而丰盛。席间,话题自然围绕着银珠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
“银珠怒那,快跟我们说说,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到底什么样?是不是像传说中那么先进?”明元好奇地问。
银珠微笑着描述道:“确实非常先进。特别是他们的微创手术中心和模拟训练中心,设备和技术理念都是世界顶尖的。我在那里参与了不少复杂病例,戴维森教授也给了我很多指导。” 她顿了顿,看向众人,语气认真起来,“不过,这次出去,我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对医疗体系、医患关系以及医学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哦?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郑汉采颇有兴趣地问。
“比如,他们非常重视多学科协作(mdt),一台复杂手术,可能会有外科、内科、影像科、甚至营养师、康复师共同参与制定方案。再比如,他们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隐私保护,已经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银珠侃侃而谈,“我就在想,我们国内的医院,在技术追赶的同时,这些软实力的建设也同样重要。”
朴基正赞赏地点头说道:“很有见地。技术的差距或许可以用资金和时间来弥补,但理念和制度的革新,需要更深层次的推动。你这趟远行,价值非凡。”
银珠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所以,我回来后的规划,可能不仅仅是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我收到了国立汉城大学医院和峨山医院的邀请,他们都愿意支持我开展微创技术项目。但我更想尝试的,是能否将一些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探索和实践。也许,可以从参与科室管理,或者推动建立更规范的多学科会诊制度开始。”
她的话让在座的家人都感到惊讶,随即是自豪。银珠的视野和抱负,显然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医生的范畴。
“我们银珠,真是长大了。”朴贞子喃喃道,语气复杂,有骄傲,或许也有一丝意识到女儿已远远超越自己认知的恍然。
郑汉采用力点头说道:“好!有志气!阿爸支持你!做医生治病救人是功德,能推动行业进步,造福更多人,更是大功德!”
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是银珠迎接一切挑战的底气。
饭后,银珠和朴基正在阳台上小憩。夜晚的空气带着初春的凉意,星空疏朗。
“看来你已经对回来后的路,有了很清晰的规划。”朴基正递给她一杯温水。
“嗯。”银珠接过水杯,倚着栏杆,“基正,谢谢你。这一年,虽然不在身边,但你的支持从未间断。每次我遇到难题,或者感到迷茫的时候,和你通完电话,总能重新找到方向。”
“因为我始终相信你。”朴基正看着她,目光深邃,“而且,看着你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幸福和动力。”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略显正式,“银珠,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什么事?”银珠转过身,面对他问道。
“我最近的工作可能会有变动。”朴基正说,“高层有意调我去负责新成立的‘医疗与公共安全法制研究室’。这个部门主要是研究医疗纠纷、公共卫生事件等涉及的法律法规问题,推动相关立法完善。我觉得,这个岗位或许能和你未来想做的事情,有更多的交集。”
银珠眼睛一亮问道:“真的吗?那太好了!这意味着,我们未来不仅在生活中是伴侣,在事业上也可能成为‘战友’,从医疗和法律两个维度,共同推动一些改变?”
“可以这么理解。”朴基正微笑,“当然,这只是一个意向,最终是否成行还未可知。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你觉得呢?”
“我全力支持!”银珠毫不犹豫地说道,“这比你之前处理的常规案件,更能发挥你的专业优势和社会理想。基正,我们能一起为这个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真好。”
两人的手在夜色中再次紧紧相握,对未来共同的期许让他们的心贴得更近。爱情的形态可以多种多样,而这种灵魂层面的共鸣与志同道合,无疑是最坚实的一种。
与此同时,客厅里也弥漫着关于未来的甜蜜气息。明元和胜美正在翻看婚礼场地的资料,偶尔小声交换意见。
“胜美,你看这个厅怎么样?虽然小一点,但布置很温馨。”明元指着一页图册。
胜美仔细看了看,微微蹙眉:“嗯…是挺温馨,不过我觉得之前看中的那个宴会厅,层高更高,更适合我们想要的星空主题。就是预算超了一点……”
明元挠挠头:“预算…是啊,阿爸和欧妈虽然说了支持,但我们也不能太铺张。”
这时,金珠和朴基丰走了过来。金珠笑着说道:“在为什么发愁呢?要不要听听我们的意见?我和基丰刚帮朋友策划完一场婚礼,有点心得。”
朴基丰也热情地说道:“对啊,婚礼最重要的是体现新人的个性和情感,未必需要花最多的钱。有时候,一些用心的细节,比豪华的排场更打动人。”
四个人便热络地讨论起来。金珠和朴基丰提供了不少创意十足又节省预算的点子,让明元和胜美豁然开朗。看着明元和胜美依偎在一起规划未来的样子,以及金珠和朴基丰之间自然流露的默契与才华,郑汉采和朴贞子相视一笑,眼中是欣慰和满足。经历了风风雨雨,这个家终于迎来了和睦与希望的新气象。
银珠归国后的生活迅速步入正轨。她最终选择了国立汉城大学医院的邀请,担任心血管外科的主治医师,并受命牵头组建医院的微创心脏手术团队,同时参与科室的质量管理与流程优化工作。挑战是巨大的,新技术的引入、团队磨合、旧有习惯的改变,都非易事。但她凭借扎实的技术、前沿的理念以及朴基正在法律和政策层面的支持,一步步克服困难,逐渐赢得了同事的认可和患者的赞誉。
朴基正也顺利调任新的岗位,开始从法制层面研究如何更好地保障医患权益、规范医疗行为。两人虽然忙碌,但常常会分享工作中的见闻和思考,互相启发,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几个月后,明元和胜美的婚礼如期举行。没有极尽奢华,却温馨感人。银珠作为家人和伴娘,看着弟弟和胜美在亲友的祝福中交换誓言,眼中泛起泪光。朴基正悄悄握住她的手,在她耳边低语道:“下次,就轮到我们了。”
婚礼上,金珠和朴基丰合作表演的节目——一段融合了现代舞与诗朗诵的《爱的韵律》,惊艳全场,也仿佛是他们感情的美好预示。郑汉采在新书签售会上,骄傲地向读者介绍自己“当医生的了不起的二女儿”,朴贞子则开始认真地向银珠请教健康养生知识,家庭关系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与互相尊重的新阶段。
夜深人静,银珠在日记本上写下新的篇章:
“归国数月,忙碌而充实。新的工作充满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基正的感情,在共同的理想和日常的陪伴中愈发深厚。家庭和睦,大家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和方向。站在这个新的起点回望,感激那个在逆境中没有放弃的自己,感激一路走来所有给予我支持和力量的人。人生的航程永无止境,下一个目标,是带领团队攻克更复杂的手术,推动科室乃至医院在微创领域的进步,同时,与基正一起,为我们所热爱的这片土地,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未来,值得期待。”
合上日记,银珠走到窗边,汉城的夜景璀璨如星河。她知道,属于郑银珠的逆袭医路,已翻开了崭新的一章,而更加广阔的天地,正等待着她去探索和创造。她的旅程,是医者的仁心坚守,是女性的自我实现,更是爱与责任交织出的、无比动人的生命乐章。
第一百四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