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李世民也是不解,“无人喝彩?这可是大捷,怎么会无人为之恭贺呢?”
“父皇,应是因那昆仑奴,上次天花,不正是因为这昆仑奴带来的吗,百姓如今还记得。”
李世民眸光微寒,自己的观音婢不就是逝于那场天花,李世民手中买笔竟是硬生生被握断。
“王德拟旨,大唐日后不允许任何背毒人入境,凡是带背毒人入境者杀!”
若不是王玄策的信件,大唐子民如何能得知昆仑奴被称为背毒人?还一直将此等祸害当成高级劳动力。
甚至很多门阀还将有昆仑奴视为地位的象征,毕竟波斯商人售卖的昆仑奴价值可是高的吓人。
在贵就等于高端的病态市场经济下,低贱的奴隶都能成为攀比的筹码。
“陛下,下了这种旨意会不会被有心人曲解?”
李世民嘴角微扬,“王德,你将杨晨所说的恒河水、以及邻国对昆仑奴的称呼也一并释义,他们自己选择。”
李治看着匆匆拟旨的王德,叹道:“父皇,那这一万昆仑奴怎么办?总不能全杀了。”
“为何要杀?这可是一笔不菲的钱财。太原王氏不是说这石炭采集越发困难,时常遇到矿洞坍塌?这一万昆仑奴不正是最好的苦力?黑奴配黑炭,完美至极。
太子,你亲自前往太原王氏,这石炭生意可是你日后内帑重要经济来源,你需尽快与其打好关系。”
李治恭敬应是,“父皇,这生意之事孩儿并不擅长,我想带着三哥一同前往。”
“恪儿吗?此事确实由他来做最为适合,你自己去请他便是,就说是朕应允的。”
这个儿子知道自己无缘地位,从未给自己寻过不痛快,如今李治成为太子后,李恪愈发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偷闲的国子监都不去了。
一众官员甚至以为是自己监禁了蜀王,殊不知是李恪知道李治根基未稳,故意不争其芒,免得有人生出危险的心思。
得知李治前来的目的,李恪言辞拒绝,说什么也不愿意出宫,直到说出是父皇的意思,李恪在杨贵妃的授意下才同意了李治的请求。
李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像从前一般,以弟弟的身份撒娇看看李恪会不会答应,可自己如今太子的身份,不允许自己做出这般举动。
李恪看到自己撒娇,不一定会觉得亲近,或许是一种惊吓。从自己的贴身女官的前后态度对比便能看出一丝端倪。
王忠得知李治与蜀王上门,很是热情,直接开正门迎接。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各五姓七望各个家族家主耳中。
王忠听到李治的来意大喜过望,他也正在发愁从何处来寻找苦力。
河东道的百姓,如今根本不愿意下矿去挖石炭,言挖石炭还不如上战场与敌军搏命,至少还有一飞冲天的机会。挖石炭赚的钱,根本与风险不匹配。
王忠也是因此才与李世民商议,提高石炭的价格。
石炭关乎民生,每个百姓家中虽如今都至少有一件棉衣,可也只能保一人穿。终归还需烧炕取暖,若是涨价不利于朝堂稳固。
“太子殿下,不知这昆仑奴售价几何?不管壮、瘦十贯一个如何?您也知道我这是挖煤所用,买昆仑奴挖煤还是有些奢侈的。”
市面上的昆仑奴,五十贯、百贯都有,这十贯和白送几乎没有区别,放到市面上怕会被抢疯。
身为商人,李恪当即起身,“王家主,这昆仑奴往日也只有西市有卖,最低价也需五十贯,若是这一万昆仑奴你买了去倒卖一手……”
王忠脸一囧,没想到李恪竟然知道这昆仑奴的价值,也是深感意外。
“生意嘛,本就是有商有量,十贯不行我们可以再谈。”
“王家主,十贯就十贯,一万两千昆仑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李治此言一出,王忠和李恪都震惊起身,一个以为自己弟弟有病,一个以为当朝太子乃是白痴。
李治轻咳一声,叹道:“王家主,其实再过几日,这昆仑奴怕是十贯都卖不了,父皇已经告诉我了所有事情,所以本太子不想坑你。”
王忠顿时来了兴致,“太子殿下,还请明示,我太原王氏手中其实一直有养着百名昆仑奴,这些奴隶春耕、秋收都是好手,身体素质极好,也不易生病。再怎么便宜也不至于十贯卖不得吧。”
李治叹气讲述,听的王忠和李恪倒抽冷气。
“怪不得昆仑奴不易生病,喝这恒河水长大都是个奇迹,说他们是被背人没有任何问题,多谢太子殿下提醒,既然太子殿下这般有诚意,这昆仑奴一人二十贯。
二十四万贯今日便可送至户部。”
李治连连道谢,对自己此次表现感到很是满意。
李恪咳了两声,笑道:“王家主,什么二十贯,明明是以十贯卖的,这十二万贯可是要入户部的。”
王忠哈哈大笑,“蜀王殿下不愧是生意人,我懂、我懂。”
李恪看李治并不怎么好的脸色,笑道:“那王家主,小王就携太子先行离去了。”
入了马车,李治不悦道:“皇兄,明明说好了二十贯,你为何……”
李恪哈哈笑道:“太子,可我们就是以二十贯交易的啊。”
“可是你明明……”
“商道和处事亦有共通之处,这一万俘虏去向可瞒不过朝中大臣,这可不是皇家私人财产,明面上以十贯交易,银钱尽数送入户部,可堵住百官之嘴。”
李恪说到此处便不再多言,他知道李治其实并不笨,只是与人交流甚少,缺少历练,说到此处便已足够。再说下去,就是对太子的不尊重了。
李治直接起身朝李恪行了一礼笑道:“多谢皇兄教诲,不知皇兄日后可愿协助皇弟?”
李恪摇了摇头,叹道:“太子,你也知道我的尴尬,届时放我母妃与我去蜀地就番即可,免得给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没等李治回话,马车突的一个急刹,要不是李恪扶住了李治,怕是要磕到头。
“兄长,高阳请客,请你前往墨曦楼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