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主任的办公室比林杰想象的要简朴,书柜里塞满了文件,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
副主任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五十多岁的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眼镜,气质儒雅,正是那位以学者型着称的领导。
“林杰同志,来了,坐。”副主任从文件上抬起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主任。”林杰恭敬地坐下,腰杆挺直。
副主任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不疾不徐地开口:“这次帕拉斯和康安中心的案子,影响很大,牵扯面也很广。你受委屈了,也立功了。”
林杰心里微微一动,谨慎地回答:“主任,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谈不上立功。组织上能查清事实,还我清白,我就很感激了。”
“嗯,不居功,不自傲,这个态度很好。”副主任赞许地点点头,放下茶杯,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语气变得正式了一些,“关于这次案件,办里,包括更高层面的领导,都进行了总结和评估。你在其中的作用,尤其是前期发现问题线索,后期在关键时刻与不法分子周旋,为案件的突破提供了重要帮助,这一点,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林杰静静听着,知道“但是”马上就要来了。
“但是,”副主任话锋果然一转,“林杰同志啊,我们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这次行动,毕竟是国安和纪委牵头,我们医改办是业务单位,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政策。你之前的一些做法,比如私下接触企业人员,独自前往敏感场所,虽然初衷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但过程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也违反了相关工作纪律和程序。”
他看着林杰,眼神变得严肃:“如果每个干部都像你这样,凭着个人冲动和判断就去冒险,那组织的纪律性、规范性何在?万一出了纰漏,后果不堪设想!这次是你运气好,有惊无险,下次呢?”
林杰感到一股闷气堵在胸口,他想辩解,想说当时情况紧急,常规渠道走不通,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在这种时候,辩解是苍白的。
“主任批评得对,我确实有些操之过急,方式方法欠妥。”林杰低下头,违心地承认。
“认识到就好。”副主任语气缓和下来,“你还年轻,有冲劲,想干事,这是优点。但在京城,在部委工作,光有冲劲是不够的,更要讲究策略,讲究方法,要懂得在规则内做事,要善于借助组织的力量。莽撞和勇敢,有时候只有一线之隔啊。”
他拿起一份文件,递给林杰:“这是办里关于此次事件的内部通报和表彰决定,你看一下。”
林杰接过文件,快速浏览。
通报前半部分详细叙述了案件经过,肯定了国安、纪委等部门的功劳。
到了涉及医改办的部分,措辞变得极其简略和模糊,只提到“我办个别同志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线索,及时按程序报告,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于他林杰的名字,只字未提。后面的表彰名单里,列了几个配合调查的处室,同样没有他的名字。
果然如此。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他的冒险,他的坚持,他差点搭上性命和家人安全的付出,在这份官方文件里,变成了轻飘飘的“个别同志”、“有益参考”。
副主任观察着他的表情,缓缓说道:“对于你个人的贡献,办党组是清楚的,也是肯定的。但在对外宣传和内部表彰上,需要综合考虑。一方面,要突出牵头部门的作用;另一方面,你毕竟处于借调期,之前又经历了审查风波,过于高调地表彰,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议论和猜测,对你未来的发展也不一定有利。希望你能理解组织的良苦用心。”
良苦用心?林杰心里冷笑。
无非是平衡之术,无非是怕担责任,无非是觉得他一个借调干部,没必要给予太多实质性的肯定。
“我理解,服从组织安排。”林杰将文件递了回去,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很好。”副主任满意地点点头,“你能这样想,说明你成熟了。经过这次锻炼,相信你对医药领域的复杂性和改革的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语重心长:“林杰啊,我把你叫来,除了通报这个情况,更重要的是想提醒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这次虽然立了功,但也得罪了不少人。帕拉斯背后盘根错节,倒下一个王崇山,未必就风平浪静了。以后在工作中,更要谨言慎行,注意团结同志,不要恃才傲物,也不要因为这次的事情就觉得可以特立独行。改革的路径很长,需要的是耐心和智慧,而不是匹夫之勇。”
“是,主任,我记住了。”林杰应道。
“嗯,”副主任靠回椅背,做出了谈话结束的姿态,“关于你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办里会综合考虑。你先回原岗位,继续在长期政策研究组工作,沈清源同志是老专家,经验丰富,你多跟他学习,沉下心来,把基础打得更牢一些。”
回长期政策研究组?
那个被视为“冷宫”的地方?果然还是被打发回去了。
“好的,主任。”林杰站起身。
“去吧,好好干。”副主任挥了挥手,重新拿起了桌上的文件。
林杰走出副主任办公室,轻轻带上门。
走廊里安静无人,他靠在墙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有功无赏。磨炼?打压?或许兼而有之。
副主任的话看似关心提醒,实则敲打警告。
他戳破了一个巨大的脓包,但体制内的惯性力量立刻开始弥合伤口,试图将一切恢复“正常”,而他这个捅破天的人,自然要被边缘化,让他冷静一下。
他想起老严之前说的话:“有时候,退一步不是认输,是为了找到更能发力的支点。”
现在,他被迫退回了最初的起点。这个“冷宫”,真的能成为他新的支点吗?
他迈开脚步,朝着走廊尽头那个积满灰尘的办公室走去。
推开“长期政策研究组”的门,沈清源依旧坐在老位置看报纸,听到动静,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看了他一眼,昏黄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几秒,然后什么也没说,又低下头继续看报,仿佛他只是出去上了个厕所回来。
林杰走到自己那张落满灰尘的办公桌前,拿起抹布,默默地开始擦拭。
沈清源的声音慢悠悠地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回来了?”
林杰擦桌子的手顿了顿,应了一声:
“嗯,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