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夜,雪花静静地落在望安岛上。
陈启明站在指挥所的窗边,能听到雪子敲打玻璃的细响。
窗外,军港的灯火在飞雪中连成一片模糊的光带。
密信上的暗号显示:各方势力已对宝船沉没点产生兴趣,荷兰、葡萄牙船队均在调集人手。这封来自南洋情报站的密信,让陈启明眉头紧锁。
他转身看向墙上新绘制的民生建设图,上面标注着刚竣工的学堂、医馆和住宅区。
雷震推门而入,军靴在石板上踏出清脆声响,肩头的雪花尚未融化:三支伪装船队已准备就绪,但最近风暴频发,此时出海风险很大。
新建的渔船队刚恢复作业,若抽调太多人手会影响明春的捕鱼计划。
阿成从情报室匆匆走来,眉头紧锁:刚收到消息,倭寇船队正在台湾海峡集结,似乎也在打探宝船的消息。更麻烦的是,我们新建的渔场就在他们活动的航线上。
雷震展开海图,手指划过预定海域:我们的诱饵太成功,现在咬钩的鱼比预期多得多。但民生建设刚有起色,此时大规模用兵可能会影响刚刚稳定的民心。
陈启明凝视着窗外的飞雪,目光扫过远处新建的学堂。烛光下,孩子们正在夜读,朗朗书声随风传来。
他轻声道:我们不能让战火波及这些刚刚建成的家园。此次行动要以保护民生成果为首要目标。
他转身面对众人,语气坚定:此次行动不以歼敌为目标,而是以震慑为主,保护我们辛苦重建的渔场、商路和沿海村落。
子时整,三支经过精心伪装的侦察船队在夜色中悄然出港。
为节省资源,船队由修缮后的旧舰改造而成,船员也多从渔民中选拔,这样既节省军费,又能让平民获得额外收入。
每艘船上都配备了新改进的通信设备,可以与岸上新建的信号塔保持联络。
首支船队由老船长张海率领。这位在望安岛生活了三十年的老渔民,对周边海域了如指掌。
他的任务是在各港口酒馆酒后失言,散布精心编制的假消息。临行前,他特意去新建的医馆探望了生病的妻子。
第二支船队携带特制浮标,将在预定海域布置古代沉船遗迹。
这些浮标是工匠们利用废旧材料改造而成,既节约成本,又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第三支船队负责监听各方反应,船上的设备是从民用渔船改造而来,操作人员都是经过培训的本地青年。
令人意外的是,行动刚开始就出现意外。张海的船队在基隆港外遭遇风暴,不得不改变航线。
更麻烦的是,葡萄牙商船队似乎收到风声,提前在预定海域徘徊不去。
情况比预想的复杂。雷震在第五日的晨会上汇报,倭寇船队也在向该海域靠拢,而我们新建的渔场正好在他们的航线上。
陈启明沉思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海图上画着圈:改变计划,实施惊蛇方案。但要确保不能波及我们的渔场和商路。
新的方案更加谨慎:不再主动引诱,而是制造意外发现的假象。张海的船队故意在风暴中,被迫在澎湖群岛避风。
水手们无意中在岛上发现古代船锚——这其实是工匠们精心制作的仿古器物。
这个精心设计的发现立即引起各方注意。荷兰战舰率先抵达,葡萄牙商船紧随其后,倭寇船队则在远处观望。
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倭寇船队似乎对不感兴趣,反而更关注望安岛船队的动向。
第七日深夜,监听船截获一段神秘电波,信号来源不明,内容经过加密。
更令人不安的是,倭寇船队突然撤离,仿佛收到某种警告。
这时,了望哨发现一艘从未见过的快船在远处游弋,船型既不像中式也不像西式。
次日清晨,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乱了所有部署。荷兰战舰被迫返航,葡萄牙商船受损,唯有那艘神秘船只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场风暴中,望安岛船队凭借对当地海况的熟悉,成功避开了最危险的海域。
风暴过后,望安岛船队在沉船点附近发现一艘弃船。
船上空无一人,但货舱里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物品,倭寇与葡萄牙往来的密信,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航海图。
这些证据显示,各方势力之间存在着意想不到的联系。
有人在下一盘更大的棋。陈启明审视着证据,我们可能无意中撞破了某个阴谋。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文件中提到了望安岛新建的渔场和商路,显然有人在对民生设施图谋不轨。
返航途中,船队再次遭遇意外。一艘伪装成渔船的敌舰突然发动袭击,目标明确指向搜集到的证据。
激烈的交火中,证据船不幸沉没,但袭击者也被击退。
这场交战发生在新渔场附近,所幸没有造成平民伤亡。
腊月三十,除夕之夜,行动总结会在新落成的议事厅进行。
窗外,雪花依旧纷飞,但港口的灯火比往年更加明亮。
新建的住宅区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学堂里读书声朗朗。
我们低估了对手的狡猾。陈启明坦诚道,但至少摸清了局势,更重要的是保住了民生建设的成果。
他特别表扬了参战的渔民船员,他们在风暴中的表现证明,平民力量的动员同样重要。
这次未竟的的行动虽然没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却意外获得了更宝贵的东西,各方势力在东海海域的势力分布图,以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更重要的是,行动保护了望安岛周边的渔场和商路,为民生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陈启明站在指挥所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
每一盏灯下,都是一个正在重建的家园。这场博弈,远不止于海上。
而望安岛,已经为下一阶段的较量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