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雾尚未散去,陈启明就被码头的喧闹声惊醒。
他推开窗户,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远处船坞传来雷震的怒吼声。
几个工匠耷拉着脑袋,面前是出现裂缝的炮台基座——这是本月第三次施工事故了。
水泥未干就急着安装火炮,你们是赶着投胎吗?雷震气得满脸通红,要是让的人看出我们的工事偷工减料,之前的威慑就全白费了!
阿成小跑着送来刚截获的密信,额头上还带着汗珠:倭寇船队正在基隆港秘密集结,规模是往常的三倍,还配备了新式帆具。
沈继舟从工坊钻出来,苍老的脸上沾着机油:新改装的侦察船调试好了,但传动系统还有异响,至少需要十天磨合期。
这时了望塔打出紧急旗语,西南方向出现可疑船队,葡萄牙商船打头,荷兰战舰压阵,中间还夹杂着日本关船,航速参差不齐。
陈启明举起望远镜,镜片里的景象让他眉头紧锁。
这支混合编队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商船吃水过深,显然装载了军火;战舰保持战斗队形,炮窗若隐若现。
摆开迎宾阵势。陈启明放下望远镜,商船队出港周旋,炮舰在港内待命,让新练的民兵在岸防工事就位。
望安岛的商船队经过特别改装,外表是普通货船,实则在货舱暗格配备火炮。
船队刚出港,对方就打出贸易旗语,但了望哨发现荷兰战舰的火炮始终对准我方。
带队的葡萄牙商人操着生硬汉语:我们带来最新式火枪,想换贵方的茶叶和瓷器。
他掀开篷布,露出锃亮的武器,可雷震一眼就看出蹊跷,这些火枪的膛线工艺与上月缴获的倭寇武器如出一辙。
谈判桌上,对方的问题都藏在贸易细节里。听说贵方要在东南海域新建渔场?葡萄牙商人状似无意地问道,我们有些渔网想出手。
陈启明将计就计,故意透露假消息:确实要建渔场,就选在黑水湾。他注意到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
三天后,倭寇侦察船果然出现在黑水湾,还用测深锤偷偷测量水文。
该收网了。陈启明下令执行惊雀计划。
深夜,一支伪装渔船队悄悄出港,船上满载特制浮标。
这些浮标内置磁石,能在水下发出特殊信号干扰罗盘。老渔民出身的船长还特意在浮标上系了渔网,做得天衣无缝。
次日清晨,倭寇侦察船如约而至,很快就发现罗盘失灵,在预定海域打转。
这时,望安岛的商船队意外触礁,水手们将一批重要物资搬上救生艇,其中混着几卷精心伪造的航海图。
倭寇果然上钩,当晚就派人打捞。他们不会想到,那些航海图上标注的新航线,实则通向暗礁区,而图上标注的淡水补给点更是荒岛一片。
又过了几日,荷兰舰队以友好访问为名要求靠港。
陈启明只允许三艘小船入港,且必须卸下武装。荷兰使者带来份:一套最新测绘的海图,上面精确标有望安岛周边水深。
这份海图看似友好,实则是种示威——你们的地形我们了如指掌。
沈继舟通宵研究,发现海图上的几个关键数据存在细微错误。他们在试探我们的测绘水平。陈启明冷笑,那就让他们开开眼。
他让沈继舟准备一份,一套更精确的海图,但故意在某个次要航道标注错误。
如果对方照此航行,就会搁浅在无人荒岛。这份还特意用了荷兰人最擅长的立体测绘法,每个细节都无可挑剔。
这场暗斗持续数日,双方都在试探对方深浅。直到某个雾霾弥漫的清晨,了望塔发现那艘神秘快船再次出现。
这次它没有躲藏,而是在警戒线外来回巡航,船身新刷的龙纹在雾中若隐若现。
正主来了。陈启明亲自乘小艇出港,在双方都能看清的距离停下。他注意到快船的吃水线比上次深了不少,显然加装了装备。
快船上放下小艇,使者递来鎏金请柬:月圆之夜,黑石岛会面。请柬用金粉书写,盖着龙纹火漆,措辞恭敬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雷震坚决反对:这明显是陷阱!他们的船在测水流,这是在为偷袭做准备!
陈启明却收下请柬:人家搭好了台,我们不去,这戏还怎么唱?他注意到使者腰间佩刀的样式很特别,刀柄上的龙纹与之前发现的银币如出一辙。
返航途中,他特意绕道新建的渔场。夕阳下,渔民们正在收网,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
这片宁静,正是他们奋斗的意义。但他也注意到,有几个的撒网动作很生疏,明显是生手。
夜幕降临时,陈启明独自登上西山观测台。
远处海面上,那艘神秘快船像幽灵般漂在暮色中,船尾的灯光明灭三次,似是告别,又似警告。
他举起望远镜,隐约看到船首有人也在观察他,那人身披斗篷,身形模糊。
次日黎明,准备工作悄然展开。沈继舟带人改造通讯设备,确保在黑石岛也能与基地保持联系。
他们还在礁石区布置了信号反射器,用铜片做成,能在月光下传递密语。
阿成挑选精锐组成护卫队,所有人都要接受特殊训练,如何在黑暗中识别毒药,如何从海流判断埋伏。
雷震负责设计撤离方案,他在海图上标出三条备用航线,每条都设有接应点。
还在黑石岛附近的暗礁区布置了浮标信标,一旦拔起就会触发警报。
就在出发前夜,了望塔报告异常:倭寇船队突然撤离基隆港,荷兰战舰也转向南驶。
这些动向,似乎都与即将到来的会面有关。更蹊跷的是,几个经常来卖鱼的渔船今天都没出现。
晨雾弥漫的清晨,陈启明站在舰首,望着逐渐清晰的黑石岛轮廓。
这场会面,可能改变东海格局,也可能是个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但他别无选择。
有时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才是最好的应对。
海风卷着浪花扑上甲板,远方的海平面上,新的一天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