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拂大地,也吹来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随着国家政策放开,一股浪潮席卷全国。
下海经商,这个过去听起来还有些投机倒把意味的词,一夜之间成了最时髦最大胆的代名词。
无数不甘于现状的人辞去了铁饭碗,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海中。
这股浪潮也冲击着家属院这个小世界。
最先嗅到商机的是高健和陈锋。
随着经济活跃,社会治安问题凸显,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对安保的需求越来越大。
他们两人一合计,觉得这是个机会。
凭借退伍军人过硬的身手和信誉,他们合伙开办的安保公司生意火爆。
他们不再是以前的小保安队,而是承接了市里几家商场和工厂的安保业务。
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他们还招聘了一批退伍军人进行培训。
每天看着他们穿着制服,开着新买的面包车出去执行任务,家属院里的人都羡慕不已。
高健和陈锋成了家属院里第一批吃螃蟹并成功的人。
紧随其后的是周红。
她的小饭馆因用料实在,味道好,价格公道,早已在附近打响名气。
每天一到饭点,店面里就挤满了人,甚至有人开车从城里跑来吃。
肖芷涵看她一个人忙不过来,便鼓励她扩大经营。
周红也是个有魄力的女人,她用几年攒下的积蓄,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盘下更大的店面,开了第一家分店。
分店开业那天鞭炮齐鸣,宾客盈门。
周红穿着连衣裙站在店门口,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喜悦。
她再也不是因下岗而愁眉不展的家庭主妇,而是一个女老板。
她的成功也给了家属院里其他下岗女工们鼓舞。
而变化最大的是赵秀莲。
她家的果园在肖芷涵的指导和她丈夫的打理下迎来了大丰收。
那一车车苹果和梨,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赵秀莲的丈夫尝到甜头,胆子也大了起来。
他不再满足于卖水果,而是琢磨着搞深加工。
赵秀莲的丈夫从南方引进了技术和设备,建了个果汁加工厂。
他们生产的赵家园牌果汁,因口感好不含添加剂,很快成了市里的明星产品,还接到了外省的订单。
赵秀莲也从一个农村妇女,成了远近闻名的果汁大王。
她家在村里盖起了三层小洋楼,还买了市里第一批商品房,日子过得红火。
家属院里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好消息。
今天这家买了彩电,明天那家换了摩托车。
大家的生活都在变好。
院子里一扫往日的阴霾和迷茫,充满创业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家聚在一起,聊的话题也从家长里短,变成谁家的生意又签了大单,谁又发现了新商机。
整个家属院都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总有不和谐的音符。
王翠花就是那个刺耳的音符。
自从她和丈夫离婚,被赶出家属院后,她的生活就一落千丈。
她没有一技之长,又好吃懒做,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后来她经人介绍,又嫁了一个男人。
那个男人是卡车司机,脾气暴躁,还好赌,喝醉了酒就对她拳打脚踢。
王翠花的日子过得比以前还不如。
偶尔,家属院里的人会在菜市场碰到她。
那个曾经在院子里趾高气扬的女人,如今变得面黄肌瘦,充满怨毒和麻木。
她穿着不合身的脏衣服,为几毛钱的菜价和菜贩子吵得面红耳赤。
看到昔日的邻居,她会下意识地低下头,或怨恨地瞥一眼,然后匆匆离开。
大家看着她如今的模样,心中没有同情,只有感慨。
一个人如果心是坏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身边的人如何努力,她最终都会被生活拖入泥潭。
她的悲惨是她自己走出来的,怨不得任何人。
肖芷涵听着这些消息,心中也颇为感慨。
她为朋友们的成功高兴,也为时代的变革震撼。
她知道,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
这个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
它会让勤劳勇敢有智慧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也会让懒惰愚昧心术不正的人被淘汰。
而她和顾言洲,以及他们即将出生的孩子,都将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她对未来充满期待。
随着预产期临近,顾言洲也结束了在外地的一个项目。
上级特批他一个长假,让他回家陪伴即将生产的妻子。
顾言洲的回归让肖芷涵的心安了下来。
有这个男人在身边,她就有了依靠,可以去迎接人生中这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