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刘垣案尘埃落定,后宫刘庶人之事亦已处理完毕,三皇子更名萧默迁入长春宫抚养,一切似乎都已重回正轨。
肃清了内部的毒瘤与隐患,接下来便是论功行赏,以安抚人心,激励忠良。
在此次皇帝御驾亲征、京城与后宫经历连番动荡的非常时期,那些恪尽职守、挺身而出、有功于社稷之人,自然应当得到应有的褒奖与尊荣。
首当其冲,功劳最为显赫、也最为人所共知的,便是景阳宫的丽妃楚明玉。
这一日大朝会,金銮殿上气氛与前几日的肃杀凝重截然不同,透着一股论功行赏的庄重与隐隐的期待。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屏息凝神。
高踞龙椅之上的萧景珩,肩伤虽未痊愈,但精神已然矍铄,他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最终落在武将班列中那位虽未在场、但其父威武将军楚雄亦在列的身影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极具穿透力:
“朕此番亲征北狄,赖将士用命,祖宗庇佑,得以克敌制胜,扬我国威。然,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之际,京城稳固,宫禁森严,亦是重中之重。”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明显的赞许与慨叹,“尤其后宫之中,丽妃楚氏,朕之妃嫔,将门虎女,不负其家声!”
他稍稍提高了声调,清晰地陈述其功绩:
“朕离京期间,丽妃恪尽职守,不辞辛劳,主动协防宫禁,率宫人内侍日夜巡查,肃清奸佞,稳定六宫秩序,其辛劳,朕虽远在边关,亦有耳闻!”
“然,其最大之功,在于危难之际,显忠勇本色!前有北狄奸细以贡马为名,意图惊驾,那疯马直冲皇后与年幼皇嗣而去,千钧一发之际,丽妃楚氏临危不惧,飞身而出,以万夫不当之勇,力挽狂澜,亲手击毙惊马,护得中宫与储君毫发无伤!此等胆识,此等忠勇,堪称巾帼不让须眉,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如此殊勋,若不厚赏,何以慰忠良?何以励后人?特旨:晋封丽妃楚氏为丽贵妃,赐珠冠一顶,珊瑚、明珠各一斛,黄金千两,蜀锦百匹,以彰其功,以显其荣!”
圣旨一下,殿内先是寂静片刻,随即,以威武将军楚雄为首的武将们纷纷面露自豪与欣喜之色,文官队列中亦响起一片附和与赞叹之声。
丽贵妃的功劳是实打实的,有目共睹,尤其是那舍身救驾之举,堪称后宫典范,无人能提出丝毫异议。
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更是暗自点头,陛下此举,不仅是酬功,更是向天下昭示,忠于皇室、勇于任事者,必得厚报,这对于凝聚人心、巩固统治,大有裨益。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迅速传遍六宫。
当旨意传到景阳宫时,楚明玉正拿着一把小巧的匕首比划着新学的招式,听到太监宣读完圣旨,她先是愣了一下,手里匕首“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眨了眨那双英气十足的凤眸,仿佛没反应过来。
“……贵妃?本宫?丽贵妃?”她喃喃重复了两遍,随即,巨大的喜悦如同烟花般在她脸上炸开,“哈哈哈!彩霞!风铃!你们听见没!贵妃!本宫现在是贵妃娘娘了!”
她高兴得忘乎所以,也顾不上什么仪态,直接在景阳宫宽敞的正殿里,借着兴奋劲儿,利落地连着翻了两个漂亮的跟头,动作矫健如豹,引得宫女彩霞和风铃又是好笑又是紧张,连忙上前道贺:“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晋封贵妃!”
“同喜同喜!”楚明玉拍了拍手,意气风发,“今晚景阳宫加菜!人人有赏!”
兴奋劲儿稍平,她立刻想起要去谢恩。
也顾不上重新梳洗更衣,依旧穿着那身便于活动的劲装,只是外面匆匆罩了件象征妃位的绯色宫装外袍,便风风火火地朝着坤宁宫而去。
一进坤宁宫正殿,看到端坐上方、含笑望着她的帝后,楚明玉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要行礼,连忙抱拳——行了个不伦不类的、带着江湖气的礼数,声音洪亮:“臣妾楚明玉,谢陛下、娘娘隆恩!”
萧景珩见她这般模样,眼底闪过一丝无奈的笑意,却并未苛责。
苏晚棠更是忍俊不禁,柔声道:“丽贵妃姐姐快请起。”
楚明玉站起身,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率真的样子与她贵妃的新身份形成了有趣的反差:“其实……其实臣妾也没做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跑得快了点,力气大了点,看到那畜生冲过来,脑子一热就扑上去了……真没想到陛下和娘娘会给这么重的赏赐。”她说着,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了起来。
苏晚棠起身,亲自走上前,将她扶起,目光真诚地看着她:“姐姐万万不可妄自菲薄。当日情景,凶险万分,若非姐姐神兵天降,反应迅捷,武艺高强,本宫与晨儿、澜儿恐怕已遭不测。姐姐之功,关乎国本,护佑的是大乾的皇后与未来的君主,这贵妃之位,姐姐乃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听到皇后如此郑重其事的肯定,丽贵妃心里更是乐开了花,脸上笑容愈发灿烂。
她凑近苏晚棠一些,压低声音,带着点狡黠和期待,小声问道:“那个……娘娘,既然臣妾现在是贵妃了……那以后御膳房,尤其是您小厨房新研究出来的那些药膳点心……份例能不能……多给一份?”
苏晚棠看着她那副馋嘴又强装正经的模样,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连连点头:“管够!以后有什么新花样,定第一个给姐姐送去。”
“谢娘娘!”丽贵妃这下心满意足,笑得见牙不见眼。
晋封贵妃的荣耀固然令人欣喜,但这能多吃一份皇后特制点心的“实惠”,在她看来,似乎也同样重要。
这或许便是楚明玉,独一无二,忠勇可嘉,亦不失赤子之心,在这重重宫闱之中,如同一抹最鲜亮、最生动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