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贵妃楚明玉晋封的喜悦尚未在宫墙内完全消散,论功行赏的恩泽便继续如春风般拂过后宫。
紧接着受到隆重褒奖的,是翊坤宫的庄妃蔡文和。
与丽贵妃救驾之功的显赫夺目不同,庄妃的功劳更像是一条沉静而坚韧的暗流,虽不张扬,却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大朝会上,萧景珩再次颁下明旨,对庄妃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秉笔太监展开圣旨,那沉稳的声音再次响彻金銮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翊坤宫庄妃蔡氏,性情淑均,柔嘉维则,晓畅宫务,明达事理。朕御驾亲征,戎机万里,皇后总摄六宫,庄妃倾力辅佐,尤以统筹调度支援前线之一应物资为要。自粮秣军械,至药材衣物,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庄妃不辞劳苦,夙夜操持,调度有方,分派得当,使得军需转运井井有条,未尝有误,确保边疆将士无后顾之忧。其功在幕后,默默奉献,其利显于疆场,关乎胜败。此等沉稳干练,堪为后宫表率。”
“朕赏罚分明,有功必赏。特旨:加封庄妃之父,原光禄寺卿蔡安明为荣国公,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享双俸,以彰其女之功,亦显朕酬答功臣、不忘根本之至意!钦此——”
这道旨意,下得颇为巧妙且深思熟虑。
皇帝并未直接晋升庄妃本身的位份——妃位之上便是贵妃,如今已有战功卓着的丽贵妃在前,且庄妃性子向来淡泊宁静,未必在意这些虚名。
而是选择将浩荡皇恩直接施予她的家族,加封其父蔡安明为世袭罔替的国公!
“荣国公”三个字,重逾千钧!在大乾勋爵体系中,国公乃是超品的存在,地位尊崇,尤其“世袭罔替”四字,意味着只要大乾国祚绵延,蔡家子孙便可世代承袭此等显赫爵位,一跃成为帝国最顶级的勋贵门阀之一,恩泽绵长,福荫后代。
这份荣宠,远比单纯晋升庄妃位份更为厚重,也更显皇帝对她在此次风波中,于关键时刻默默稳定后方、保障军需供给这一“幕后之功”的高度认可与由衷感激。
这不仅是赏功,更是皇帝向所有臣工昭示:凡忠心王事、踏实任事者,无论台前幕后,朕皆铭记于心,必予厚报!
旨意传到翊坤宫时,庄妃蔡文和正坐在窗下,安静地翻阅着一本前朝杂记。
宫女飞燕和葵司侍立一旁,殿内檀香袅袅,一如既往的宁静。
当宣旨太监读完圣旨,飞燕和葵司脸上已忍不住露出欣喜之色,庄妃却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娴静模样。
她缓缓放下书卷,起身,整理了一下并无褶皱的衣襟,姿态优雅地跪拜接旨。
“臣妾蔡文和,叩谢陛下天恩。”她的声音平和温婉,听不出太多激动的波澜。然而,在她低垂的眼睫下,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眸子里,终究是难以抑制地掠过了一丝深深的动容与慰藉。
她入宫多年,凭借家世与自身品貌得以封妃,却始终恪守本分,不争不抢,不结党,不营私,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尽心尽力地协助皇后处理宫务。
她所求的,从来不是一时的风光与恩宠,而是家族的平安顺遂,以及自身在这深宫之中的一份安稳与平静。
如今,陛下以其父封爵这等极尽荣宠的方式厚赏于她,可谓真正触及了她内心最深处、也最看重的部分,深谙她心。
待宣旨太监离去,庄妃并未在宫中多做庆贺,只是吩咐飞燕取来一些银钱,按例赏赐了翊坤宫上下宫人。
稍作整理后,她便动身前往坤宁宫谢恩。
踏入坤宁宫正殿,只见帝后皆在,丽贵妃楚明玉也在旁,正兴致勃勃地说着什么。
庄妃步履从容地上前,向帝后行标准的大礼,声音依旧温和:“臣妾蔡文和,代父亲蔡安明,叩谢陛下、皇后娘娘隆恩浩荡。妾身惶恐,此前所为,不过是恪守妃嫔本分,尽己所能,为陛下、娘娘分忧,实不敢当如此厚赏。”
苏晚棠看着下方恭敬温婉的庄妃,心中亦是感慨。
她起身,亲自走上前,执起庄妃微凉而柔软的手,将她扶起,目光真诚地说道:“庄妃姐姐何必如此过谦?本宫与陛下心中都清楚得很。前线战事吃紧,后方物资调度千头万绪,若非姐姐心思缜密,处事公允,将那些繁杂事务打理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确保了每一份军需都能及时、足量地送达将士手中,他们又岂能在前方心无旁骛、奋勇杀敌?姐姐之功,看似在幕后,实则关联前线无数将士的性命与战局的胜负,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阵前斩将夺旗。”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恳切:“姐姐性情淡泊,不慕虚华,陛下与本宫皆知。如今蔡伯父得封荣国公,世袭罔替,既是酬谢姐姐倾力相助之功,亦是保全蔡氏家族世代荣华,这难道不正是姐姐心中所愿吗?此乃姐姐应得之荣,亦是陛下念旧酬功之意。日后姐姐在宫中,更可安心静养,无需为家族前程有丝毫挂虑了。”
听到皇后这番推心置腹、句句落在实处的话语,庄妃蔡文和一直平静的心湖,终于泛起了阵阵温暖的涟漪。
她抬起眼,看向目光诚挚的皇后,又瞥见旁边皇帝眼中那抹温和的肯定,再想到家族从此有了坚实的保障,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安然感包裹了她。
她微微屈膝,再次行礼,这一次,声音中带上了更真切的情感:“娘娘体恤,臣妾……感激不尽。”
她起身后,看了一眼旁边因兴奋而脸颊微红、正冲她挤眼睛的丽贵妃,唇边泛起一丝清浅而真诚的笑意,转而轻声对苏晚棠道:“丽贵妃姐姐救驾有功,晋封乃是实至名归。臣妾微末之功,亦蒙陛下、娘娘厚赏,实在惭愧。”她话锋微转,语气温和,“接下来,该轮到永和宫的安嫔妹妹了吧?她在此次风波中,亦是忠心可鉴。”
苏晚棠含笑点头,目光中也流露出欣慰:“姐姐说的是。风雨过后,总该让那些始终秉持忠诚与良善之心的人,都得到他们应有的回报与安宁。”
殿内的气氛,因这接连的封赏与肯定,显得格外和谐与温暖,仿佛预示着经历动荡后的宫廷,正逐渐走向一个新的、更为稳固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