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日军刚刚确定了大致的攻击时间,这份情报很快就到了周辰的手里。
而这个时候,经过了十几天的谈判,主要的条款已经商议完毕。
在周辰强烈的要求下,延安方面向莫斯科发去了一封电文。
先是重申了一下他们的革命友谊与阶级立场,但是话锋一转,表示他们现在作为合法的政党,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希望以后双方的交流走官方渠道。
请老大哥方面以后不要主动进行私下里的联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但最后也说了,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维护中苏之间的友好关系,一起为解放全人类而努力。
至于电文里面说的官方渠道是哪个渠道,那自然是北方渠道,南京国民政府现在还挂着合法政府的牌子,但早已是空有其表了,这一点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不必多做解释。
就连日本人都已经默认了,一旦他们战败,就算是先锋军在战斗中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腾出一只手也足以镇压国内的一切不服。
收到这份电文的斯大林会作何感想,周辰是完全猜不透的,反正他是高兴了。
而他高兴之后,就有人会不高兴了。
当北平会谈一片和谐的时候,最不高兴的还不是南京国民政府,而是统治甘肃宁夏青海的西北三马。
这一次的会谈,除了南京没有被邀请以外,国内的实力派也就是他们这些西北军阀被拒之门外。
在此刻的这般形势下,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如今红党全据陕西,又和占据中原广大地区的先锋军结为盟友,后背无忧,但也失去了向东扩张的可能。
不能向东,那就更有可能向西,他们也知道自己成为了延安方面联络莫斯科的绊脚石,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在积极备战的同时,他们也往济南派出了好几波特使,妄想投降输一半,但这些特使连周辰的面都没见到。
这已经让他们的心凉了一半,这次北平会议,邀请了许多海内外的知名爱国人士前来参加,而其他爱国人士,哪怕暂时是一无名之辈,也可以前来观礼。
不好意思的是,这两项待遇他们通通享受不到。
反倒是四川的刘湘,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包括云南的龙云,都被允许派一名特使前来参会。
这其中的政治意味简直不要太明显,直接是在说,你们投降我都不接受,考虑到周辰是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这下他们差不多是要死心了。
国民党压根支楞不起来,苏联又不可能为了他们这些非亲非故的军阀,去伤害自己阶级兄弟的感情。
得了,东西北三个方向都被封死了,在军事上,他们马氏家族已经彻底没有了回天之力,总不能带着部队冲上青藏高原吧!
别说这其中的难度了,就算真的能办到,他们在当地也站不稳脚。
于是,马步芳马鸿奎等核心人物已经开始安排自己的家人和财产往海外转移了,实在不行就出国做个富家翁。
让他们死战到底,那是不可能的。
尽管此次的北平会谈没有涉及到这些军阀的地盘,但这样差异化的政治态度对这些地方实力派起到了极大的安抚和震慑作用。
红军对西北三马下手,也唯有雷霆一击将他们扫除干净,才能够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而等到以后先锋军横扫天下的时候,这些军阀头头首先想的,就是尝试着争取一下集团军司令的职位。
至于说韩复渠,这位老兄暂时跟不上版本更新的速度了,眼下军阀眼中先锋军降将的标杆是傅作义。
这才是大家心目中的人生赢家,换个东家就能升职加薪,还能保留嫡系部队,简直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与之相比,地盘被拿走,军队被收编,被掺沙子,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尤其是有蒋老板这个同行做衬托,周老板简直是大家心目中最理想的老板,升职快、待遇好不说,还能带着大家揍小日本。
这可是名垂青史、族谱单开一页的前途,那帮军阀头头可能不在乎,那些年轻的中低层军官可是心动不已。
这样的舆论风气不只在军阀的部队中出现,甚至是国民党黄埔系的嫡系部队也已经有了这个苗头,这既要归功于情报部门的给力,也和赣北战役脱不了干系。
那些被放回去的国民党老兵,一开始因为他们的作战经验还得到了重用,但毕竟有被俘虏过的经历,身边人隐隐会有瞧不起他们,只是一开始,国军确实人才稀缺,这种歧视在长官的禁止下不成气候。
等国军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之后,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就逐渐感受到来自上层的恶意了,提拔重用的时候总是被忽略掉,冲锋陷阵的时候却第一个想着自己。
而且往往是那些同样有过被俘经历的军官,对他们的恶意更加不加掩饰。
仿佛是要与过去那段黑历史做切割一般,这些被俘过的军官,对于有同样经历的士兵,产生了一种极致的恶意。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还活着的被俘国军,觉得真尼玛生草,这日子还不如当俘虏的时候。
尤其是那些选择留在先锋军的同袍,不时的寄信过来炫耀自己在北方杀鬼子有多么痛快,自己最近又升职了,已经开始享受到定期体检的待遇。
还有人学会了凡尔赛,和昔日的朋友说,自己最近很是苦恼,部队给自己分了十亩地,但家人不在身边,只能把它租出去给别人种。
部队里面吃的喝的用的,甚至是玩的,全包了。
结果自己大半年了,都没找到个媳妇,钱是越攒越多,根本花不出去。
这群国民党老兵真是肠子都快悔青了,半夜睡醒了,都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巴掌,当初自己怎么就瞎了眼,居然连站在胜利者这一边这样粗浅的道理都不懂。
现在待在一艘破船上面,不知道啥时候就沉海里去了,完全是身不由己。他们盼望着先锋军赶快南征,给自己一个喜迎王师的机会。
当然,这些话一开始在明面上是不敢说的。
但很快有人慢慢将他们组织起来,这群中下级军官和军中骨干老兵,在暗中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而组织的名义,当然不能赤裸裸的说,咱们是为了升官发财,想在关键时刻反水,把上头嘚起来,卖个好价钱。
这种组织,必须要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凝聚人心。
于是,一名身材矮小却精悍的军方间谍,提出了反对内战,为国家献上忠诚的口号。他们的组织也正式更名为忠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