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一下,无人敢有丝毫怠慢。
此时,正在返回冀南途中的江河,接到了市里主要领导亲自打来的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急切,甚至带着几分命令的口吻:“江河同志,无论你现在在什么地方,立刻、马上,用最快的速度赶到调研会场!郑副主任点名要听你汇报!”
当江河风尘仆仆,一把推开会议室厚重的大门时,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或期待、或好奇、或复杂、或审视,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他显然是一路急赶,额头上还带着细汗,呼吸也略显急促。而汇报席旁,马卫国的脸色已是灰败,下意识地将身体往角落里缩了缩,根本不敢与江河的目光有任何接触。
江河甚至没来得及走到座位旁喝一口水,在市领导示意的眼神下,他直接快步走到了汇报席。他没有去碰马卫国面前那份精美的稿子,甚至没有打开任何预先准备的ppt。他只是深吸一口气,平稳了一下呼吸,然后凭借对项目每一个细节的烂熟于心,结合工作人员迅速调出的园区规划图、能耗数据图、物料平衡表等实时投影,开始了他的汇报。
他没有从宏大的意义讲起,而是直接从园区内几家重点代表性企业的实际能耗瓶颈切入,具体到每一台锅炉的效率、每一条生产线的蒸汽消耗曲线。接着,他清晰地阐述了基于这些实际数据所设计的蒸汽管网优化布局方案,包括管径的选择、保温措施、不同压力等级蒸汽的转换节点,以及如何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动态调度。
谈到工业废水近零排放,他对比了三种主流浓盐水处理技术的投资成本、运行能耗、副产物价值以及在国内类似园区的应用实例,最终推荐了分质盐结晶结合部分达标排放的混合方案,并详细分析了其经济性和环境风险可控性。对于危险废物资源化,他更是直接列出了目前正在接触洽谈的两家技术供应商的名字、其核心工艺的优缺点比较、初步的投资估算,以及通过园区共建共享模式分摊成本,从而将单位处理费用控制在企业可接受范围内的具体设想。
所有的数据,信手拈来;所有的案例,具体生动;所有的逻辑,严密清晰。对于郑副主任之前提出的那几个极其尖锐、让马卫国无言以对的问题,江河条分缕析,一一给出了扎实、有说服力的解答,既有技术层面的深度,也有经济层面的考量,更有落地实施的路径。
整个汇报过程,郑为民副主任身体微微前倾,听得非常专注,手中的笔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下。他不再像之前那样面无表情,而是不时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期间还插话询问了几个非常细节的技术参数和合作模式的落地可能性,江河均对答如流,解释得清清楚楚。
会场的气氛,仿佛冰河解冻,从刚才的凝重、尴尬,逐渐转变为一场专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技术研讨。紧张感依然存在,但那是一种专注于问题本身的紧张,而非之前那种令人窒息的难堪。
当江河的汇报结束时,郑为民副主任率先鼓起掌来,脸上露出了此次调研以来最真诚、也最轻松的笑容:“好!讲得好!”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声音洪亮:“这才像一份真正做过深入调研、沉到一线、摸清了实际情况的报告!有数据、有分析、有方案、有路径!江河同志,你这个项目具体负责人,名副其实!”
他随即转头,对着省、市两级领导,语气郑重地说道:“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探索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就需要这样既懂国家政策导向、又精通专业技术细节、还能扎根地方实际解决问题的干部!这个项目,基于江河同志的汇报来看,基础工作非常扎实,思路清晰可行,我看很有希望!回去后,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会对此项目进行持续跟踪,重点关注,并研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这番话,如同一声春雷,响彻会场。这几乎等于是在国家层面,给江河个人和他的这个项目,做了最高级别的、公开的背书!
调研环节正式结束后,在众人簇拥下准备离开会场时,郑为民副主任特意停下脚步,等到江河走近,仿佛老朋友般,很是自然地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带着一种旁人难以解读的、混合着欣赏与熟稔的笑容,低声说了一句(声音虽低,但在场不少竖着耳朵的人都隐约听到了):
“好你个江河,还是这么敢想敢干,能折腾!跑到冀南这方天地,也没闲着嘛!搞出这么大动静!”
语气中的那份熟稔与随意,让周围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心中巨震!各种猜测瞬间涌上心头。
江河面对这份显得有些过誉的亲近,只是谦逊地笑了笑,微微欠身回应道:“郑主任您过奖了,我只是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
然而,这一刻,所有人都彻底明白了!江河此前所谓的“被发配”、“坐冷板凳”,根本就是误判!他哪里是失势而来?这分明是潜龙在渊!他与部委领导之间这种非同寻常的熟络,暗示着其背景可能深不可测!与马卫国那点争权夺利、抢功诿过的小心机相比,江河这才是真正的“真佛不露相”!
马卫国远远地看着这一幕,脸上仿佛被无形的鞭子狠狠抽过,一阵阵火辣辣的刺痛。他不仅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汇报中颜面尽失、丑态毕露,恐怕在省、市各级领导心中的能力和形象也已一落千丈。他处心积虑想要抢夺的风头和功劳,最终却成了衬托江河卓越能力与深厚底蕴的完美垫脚石,并且让在场所有领导都看清了他排挤能臣、业务不精、欺上瞒下的真实面目。
经此一事,江河在冀南市发改委,乃至在整个冀南市重大项目决策圈的地位,再也无人能够撼动。他凭借的,是扎扎实实的专业能力、对项目的绝对掌控力,以及那若隐若现、却足以改变格局的深厚背景。而马卫国,则彻底沦为了一个志大才疏、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负面典型,威信扫地,难以翻身。
这场由一场例行汇报引发的意外风波,最终以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的戏剧性反转,清晰地奠定了江河在冀南市发改委,乃至更广阔舞台上的新的权力格局与影响力边界。一个属于江河的时代,似乎正伴随着这次调研的结束,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