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星原的天空总飘着破碎的星片,像谁把星空敲成了无数小块。这里的土地是暗红色的,埋着巡星号最初的残骸——当年第一艘巡星舰就是从这里起航,带着“连起碎星”的心愿驶向星海,却在返程时遭遇星核爆炸,碎片散落在这片红色的土地里,成了最沉默的纪念碑。
“初心石就藏在残骸中心。”引路的老星民拄着根嵌着星铁的拐杖,拐杖敲击地面时,会发出与星舰引擎同源的嗡鸣,“祖辈说,那石头是巡星号船长亲手埋下的,里面封着他们出发时的心愿,要等‘星途网成’才能打开。”
越靠近残骸,空气里的能量波动越强烈。星舰的探测仪显示,地下埋着成片的星铁碎片,碎片的排列竟与星途网的初始星图一致,像群沉默的坐标,在等最后一块拼图归位。
“看那些星铁锈迹。”守穗蹲下身,指尖抚过块半露的碎片,锈迹里藏着淡淡的金色纹路——是共生结的雏形,比万藤台的总穗结更简单,却带着股初生的执拗,“这是他们最早的设计,还没来得及完善就出发了。”
老星民领着他们穿过残骸群,在一座半坍塌的发射塔下停住。塔基的裂缝里,嵌着块拳头大的石头,石面坑坑洼洼,却在星片的映照下泛着微光——正是初心石。
“要让星途网的缘丝缠住它,才能唤醒里面的心愿。”老星民指着石旁的星铁根须,根须上还留着未完成的缠绕痕迹,“当年船长说,等星途网连到碎星原,就让缘丝把初心石缠成个完整的结。”
守穗取出声纹藤的主藤,藤须顺着星铁根须往上爬,很快将初心石裹成个绿色的茧。阿紫将月长石碎片贴在茧上,银纹启动星途网的能量对接程序,当缘丝的光顺着藤须涌入石体,初心石突然发出剧烈的震颤,石面裂开,露出里面封存的东西——半块共生结拓片,与万藤台总穗下埋着的那半块严丝合缝。
拓片展开的瞬间,无数影像从石中涌出:巡星号的船员在碎星原埋下第一块星铁锚,船长对着初心石宣誓“哪怕碎成星尘,也要连起回家的路”,他们在星舰上绘制星图,在暗渠里修补缘丝,最后在星核爆炸前,将半块拓片塞进初心石,笑着说“留给后来者拼”。
“他们早就知道,会有人接过来。”阿紫的声音带着哽咽,拓片上的字迹还留着船长的温度,像刚写下不久。
初心石的碎片在此时化作点点光粒,融入声纹藤的主藤,藤须突然疯长,顺着星铁根须往碎星原深处蔓延,所过之处,暗红色的土地冒出绿色的新芽,碎星片的光芒也变得柔和,像在流泪。
“是‘回春藤’!”老星民激动地说,“祖辈说,只有初心石的光才能唤醒碎星原的生机,现在它醒了!”
夜里,碎星原的星片第一次不再坠落,反而在空中组成了巡星号的虚影。虚影里的船长举着完整的共生结拓片,对着守穗他们挥手,笑容与万藤台总穗的记忆影像重叠,像跨越百年的拥抱。
离开前,老星民将那根星铁拐杖送给守穗:“这杖能感应所有星途网的缘丝,哪里需要修补,杖头就会发烫,像船长在提醒‘别忘了初心’。”
星舰升空时,回春藤已在碎星原织出片绿色的网,网眼处的星铁碎片闪着光,与星途网的缘丝完全融合。守穗望着舷窗外渐渐远去的红色土地,那里的新芽正在星片的光芒中舒展,像在说“我们等来了春天”。
“回万藤台吧。”守穗轻声说,手里的星铁拐杖微微发烫,杖头映出总穗的轮廓——此刻的总穗,新枝已探入云层,枝桠间的记忆穗闪烁着碎星原的光、沉月湖的辉、落星滩的暖,像把百年的故事都挂成了灯笼。
阿紫摸着怀里的初心石碎片,碎片的光映出完整的共生结,结上缠绕着无数细小的线——每根线,都是一个星系的缘,一段未竟的愿,一群人的坚守。他知道,这趟旅程回到了起点,却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因为星途网的故事,从来不是“完成”,而是“继续”。
星舰朝着万藤台的方向飞去,星铁拐杖的光在舱内闪烁,像在哼一首古老的歌,歌词里藏着巡星号的誓言,也藏着他们这一路的脚印:
碎星能连,缘丝不断;
初心不忘,星途永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