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这座千年古城中,仅剩下他的第35军残部,杨维垣的第213旅,以及匆匆组建的民兵队伍,总兵力不足万人。
而城外,是板垣征四郎率领的日军精锐第五师团。
五日拂晓,日军重炮的轰鸣声撕裂了黎明的宁静。
北门外的兵工厂方向升起滚滚浓烟,日军第五师团在坦克掩护下,向太原城墙发起了第一波进攻。
东北角城墙瞬间陷入火海。
日军集中12门山炮对这段明代修筑的城墙进行集火射击。
砖石飞溅,硝烟弥漫,守军士兵被震得耳鼻出血。
第218旅旅长董其武亲临一线,在城墙垛口后架起机枪,对着冲锋的日军猛烈扫射。
“瞄准坦克履带打!”董其武的吼声在爆炸声中时断时续。
战士们将五枚手榴弹捆扎成束,待坦克接近时从城头抛下。
一声巨响,领头的一辆日军坦克履带断裂,瘫在原地冒起黑烟。
但更多的坦克继续推进,日军步兵如潮水般涌来。
上等兵王大山是忻口战役幸存的老兵,他操作着一挺晋造机枪,点射着匍匐前进的日军。
“节约子弹!等鬼子靠近再打!”他对身旁年仅十七岁的新兵李小狗喊道。
李小狗脸色惨白,手抖得几乎拉不开枪栓。
上午八时左右,一段城墙在日军工兵的连续爆破下坍塌,出现一个五米宽的缺口。
日军蜂拥而入,欢呼着“板载”。
“跟我上!”421团团长刘景新率领预备队冲向缺口。
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在狭窄的缺口处展开。
士兵们与日军扭打在一起,刺刀穿透身体的闷响,垂死的哀嚎,愤怒的吼声交织成一片。
刘景新手持大刀,连续劈倒三名日军,自己的左臂也被刺刀划开,鲜血浸透军装。
就在这时,一颗手榴弹在缺口处爆炸,七八名士兵同时倒下。
“堵住缺口!绝不能放一个鬼子进来!”傅作义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总司令亲自带着卫队赶来增援。
士兵们见到总司令亲临火线,士气大振。经过半小时惨烈搏杀,终于将突入的日军消灭,暂时堵住了缺口。
城墙上的战斗持续到正午。
日军改变战术,在重点攻击城墙的同时,派出工兵小组潜行至城下实施爆破。
守军则用机枪扫射阻止爆破小组接近。
许多士兵抱起砖石向下砸去,更有甚者直接跳下城墙,与敌人同归于尽。
六日,日军投入更多兵力,战线向城内延伸。
巷战在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间展开。
守军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日军展开逐屋争夺。
大北门街的肉搏战尤为惨烈。
日军一个小队突入街口,遭到守军反包围。
士兵们从临街店铺的窗户,屋顶向日军射击,手榴弹在狭窄的街道上爆炸。
杂货店伙计二狗子原本是城中的普通青年,此刻也拿起阵亡士兵的步枪,从自家阁楼窗口向日军射击。
“狗日的小鬼子,老子跟你们拼了!”二狗子一边射击一边怒吼。
他的父亲在日军轰炸中丧生,此刻他心中只有复仇的火焰。
一枚手榴弹在阁楼爆炸,二狗子壮烈牺牲,年仅十九岁。
鼓楼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这座明代建筑扼守着城中心的十字路口,战略位置重要。
日军投入一个中队兵力,在坦克掩护下猛攻鼓楼。
守卫这里的421团一营伤亡过半,营长王德明腹部中弹,肠子流出,他用手按住伤口,继续指挥战斗。
“弟兄们,今日就是我们尽忠报国之时!”王德明倚着鼓楼石栏,用最后力气投出一枚手榴弹。
士兵们与冲上来的日军展开白刃战,刺刀碰撞声、呐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上等兵刘铁柱身中七刀,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入敌群。
在柳巷商业街,日军遭遇了地道战的打击。
守军利用太原城下纵横交错的地道系统,神出鬼没地袭击日军侧后。
日军占领地面建筑后,往往会在夜间遭到来自地道的袭击。
许多日军士兵在睡梦中被抹了脖子,到死都不明白敌人从何而来。
然而日军很快采取残忍手段应对,向地道内投放毒气弹,或直接炸毁地道出口。
数百名守军士兵和平民在地道内窒息而死。
但地道的存在仍然极大延缓了日军的推进速度。
太原城内,天主教堂成为临时救护所。
来自法兰西的玛丽修女带领着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日夜不停地照料伤员。
药品很快用尽,她们只能用盐水简单清洗伤口,用床单撕成的绷带包扎。
重伤员的呻吟声不绝于耳,但每当有新的伤员送入,他们都会强忍疼痛,为战友让出位置。
“天主保佑你们。”玛丽修女为一名双眼被炸瞎的士兵擦拭脸颊。
那个不过十八九岁的士兵喃喃道:“修女,我看不见了。。。但我还能打枪,给我一颗手榴弹吧。”
。。。。。。。
七日,战局急剧恶化。
日军调来150毫米重炮和轰炸机,对城区进行无差别轰击。
燃烧弹被投入居民区,整个城东南陷入火海。
千年古刹崇善寺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僧人誓死不退,在方丈带领下跪坐诵经,直至被烈火吞没。
双塔寺的一座塔被炮弹击中,半截塔身倒塌,压垮了附近的民房。浓烟遮天蔽日,太原城如同人间炼狱。
在火海中,工人自卫队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战斗。
西北炼钢厂的工人们用工厂机床制造手榴弹壳,用化肥配制火药。
老工人李师傅带领青年工人在厂区布设地雷和陷阱。
当日军一支小队突入厂区时,工人们用钢钎,铁锤与敌人搏斗。
“保卫工厂!不能让鬼子得逞!”李师傅手持铁锤,砸碎了一名日军士兵的头颅。
工人们与日军展开激烈搏斗,保全了关键设备。
最终,大部分工人壮烈牺牲,他们的尸体与日军交错在一起,保持着战斗的姿势。
平民的遭遇尤为悲惨。
许多百姓被困在火海中,被迫跳井自尽。
在城南一口水井中,后来打捞出一百多具尸体,多是妇女和儿童。
日军坦克碾过逃难的人群,街道上血肉模糊,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