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东大地上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庄,村里有个叫王老五的卡车司机。说是卡车,其实就是辆破旧的老式货车,王老五靠着它往返于城乡之间,运送些山货杂粮,勉强维持生计。
王老五今年三十有五,生得膀大腰圆,一脸络腮胡子,看上去五大三粗,心思却比常人细腻。他常年跑夜路,见识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事,对乡野传说、鬼神之事向来心存敬畏。
这年腊月,眼看年关将近,王老五接了一单急活,要给城里送去一批山货。临行前,老母亲特意叮嘱:“老五啊,这几天是阴历的鬼节气,夜里少走山路,早点回来。”
王老五拍拍胸脯:“娘,您放心,我跑完这趟就回家准备年货。”
话虽这么说,可事情办得并不顺利。在城里卸货时,收货的掌柜百般挑剔,压价不说,还拖延付款。等王老五拿到钱,已是傍晚时分。他本想在城里住一晚,但想起家中老母期盼,又惦记着年前还有几趟活要跑,便决定连夜赶路回去。
寒冬腊月,天黑得早。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头的大灯只能照亮前方一小片区域,四周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王老五裹紧棉袄,嘴里哼着小调给自己壮胆。
行至半路,天空中忽然飘起了雪花。起初只是零星几点,后来越下越大,转眼间就成了鹅毛大雪。风雪交加,能见度越来越低,王老五不得不放慢车速。
就在他全神贯注盯着前路时,忽然瞥见路边有个白影一闪而过。王老五心里一惊,猛踩刹车。卡车在雪地上滑行了一段才停住。他定睛望去,只见路边站着个白衣女子,身形单薄,在风雪中瑟瑟发抖。
“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单身女子?”王老五心里嘀咕,但又不能见死不救。他摇下车窗,喊道:“大妹子,要去哪儿啊?这么大的雪,上车捎你一程吧!”
女子闻言,缓缓转过身来。借着车灯的光,王老五看清了她的面容——二十出头的样子,眉眼清秀,但脸色苍白得不像活人。她轻轻点了点头,也不说话,径直走向副驾驶座。
女子上车后,王老五才注意到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白衣,在这冰天雪地里竟不见她发抖。他心里有些发毛,但转念一想,也许是哪家姑娘遇到难处逃出来的,不便多说。
“大妹子,家住哪儿啊?”王老五一边开车一边试探着问。
女子抬手指向前方,声音轻得像风:“前面,靠山屯方向。”
王老五心里咯噔一下,靠山屯不就是自己村吗?怎么从没见过这姑娘?他强作镇定,继续搭话:“巧了,我就是靠山屯的。你是哪家的亲戚?”
女子却不答话,只是静静看着前方。车厢内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只有卡车引擎的轰鸣声和风雪拍打车窗的声音。
行了一段路,王老五忽然感觉鼻子发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那女子的身形似乎模糊了一下,就像是水中倒影被石子打破般荡漾开来。他心中大惊,不敢声张,只是握方向盘的手心沁出了冷汗。
卡车继续在风雪中前行,前方出现了一片老林子,这是回靠山屯的必经之路。据说这片林子有上百年历史,里面有不少老坟,村里人晚上都尽量避免从这里经过。
就在卡车驶入林间道路时,王老五忽然感觉脖子后面一阵发凉,像是有人对着他吹气。他猛一转头,却见那女子不知何时凑到了他耳边,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
“王大哥,谢谢你捎我一程。”女子的声音突然变得沙哑,“我在这条路上等了好久了...”
王老五吓得魂飞魄散,一脚踩下刹车。卡车猛地停住,他再定睛看时,副驾驶座上哪还有什么白衣女子,只剩下一团若有若无的白气,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撞鬼了!”王老五心头大骇,连忙发动车子想快点离开这是非之地。可就在这时,卡车引擎突然熄火了,任凭他怎么打火都启动不了。
风雪越来越大,卡车被困在了这片老林子里。王老五急得满头大汗,他知道在这种天气下,若是在外过夜,非冻死不可。正当他手足无措时,忽然想起车上还带着老母亲给他准备的保家仙香囊。
王老五家中世代供奉保家仙,说是祖上救过一只通灵的黄皮子(黄鼠狼),那黄皮子为报恩情,便承诺庇护王家子孙。王老五的母亲每年都会缝制新的香囊,让儿子随身携带保平安。
他急忙从怀中掏出香囊,双手合十,喃喃祷告:“保家仙在上,弟子王老五今日遇难,恳请大仙显灵相助...”
话音刚落,车外忽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雪地上奔跑。王老五大着胆子摇下车窗,探头望去,只见一只通体雪白的黄鼠狼站在车前,两只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幽幽的光。那黄鼠狼对他点了点头,随即窜入路旁的林子不见了。
不多时,卡车前突然出现一个矮小的身影,走近一看,是个留着山羊胡的小老头,身穿黄色棉袍,头戴皮帽,手持一根奇怪的木杖。
“王老五,跟我来。”小老头声音尖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老五心中惊疑,但直觉告诉他这老头非同一般,便下了车跟随其后。小老头领着他往林子里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小山包,山包下有个不起眼的洞口。
“进去吧,里面有你要的答案。”小老头说完,身形一晃就不见了踪影。
王老五犹豫片刻,还是壮着胆子钻进了洞口。洞内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他惊讶地发现,这山洞内部竟别有洞天,犹如一座地下宅院,灯火通明,陈设古朴。
洞中主位上坐着一位白发老妪,两旁站着几个年轻男女,皆身着古装。王老五定睛一看,差点叫出声来——那老妪身旁站着的,不正是刚才搭车的白衣女子吗?
“王老五,你可知罪?”老妪开口,声音威严。
“小、小人不知...”王老五战战兢兢地回答。
老妪叹了口气:“你那卡车终日在这片土地上奔驰,惊扰了我家族人修行。今夜之事,不过是个警告。”
王老五这才明白,自己这是撞上了传说中的“仙家”。他连忙跪地磕头:“仙人恕罪,小人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绝无冒犯之意。”
老妪面色稍缓:“念你是王老太之孙,家中世代供奉黄仙,今日便饶你一命。但你需答应我一件事。”
“仙人请讲,小人一定照办!”
“从此往后,每月初一十五,不得夜间行车。经过这片林子时,需减速慢行,鸣笛三声以示敬意。你可能做到?”
“能能能!小人一定照办!”王老五连声应允。
老妪满意地点点头,示意身旁的白衣女子上前。那女子羞赧地对王老五行了一礼:“方才路上多有冒犯,还请王大哥见谅。我乃白蛇修炼成精,受黄仙点化在此修行。”
王老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遇上了保家仙黄大仙和白蛇仙家。他连忙还礼:“不敢不敢,是小人冒犯了仙家清净。”
老妪又嘱咐道:“你回去后,卡车便可启动。但切记今日之约,若有违背,必遭灾祸。此外,明日你到村口老槐树下,挖地三尺,可得一物,算是给你压惊的礼物。”
王老五连连称是,再抬头时,发现自己已回到了卡车旁。他半信半疑地上车尝试打火,引擎果然应声启动。王老五又惊又喜,不敢耽搁,连忙驾车回家。
第二天,王老五依言来到村口老槐树下,挖地三尺,果然挖出一个小坛子,里面装着十几块银元和一些古钱币。他知这是仙家所赐,不敢独吞,将大部分钱财分给了村中贫困户,只留少许补贴家用。
自此之后,王老五严格遵守与仙家的约定,每月初一十五绝不夜间行车。经过那片老林子时,总会减速慢行,鸣笛三声。说来也怪,自那以后,他的卡车再没出过故障,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更奇的是,有一次王老五夜间行车,远远看见前方路上有黑影晃动,他本能地鸣笛示警,那黑影竟迅速散去,避免了一场车祸。村里人都说,这是王老五敬重仙家,仙家在暗中保佑他呢。
久而久之,这一带的司机都学会了这个习惯——经过老林子时鸣笛三声,既是对仙家的尊敬,也是提醒自己行车安全。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王老五晚年常常对孙辈们说:“天地之大,无奇不有。人可以不信,但不可不敬。对这世间的万物,都要存一份敬畏之心哪!”
每当夜幕降临,靠山屯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闲聊时,还会说起王老五遇仙的故事,而那片老林子,至今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守护着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