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旧部的小药童出现在冷宫附近,这个巧合太过蹊跷,瞬间引起了沈清辞和陆景珩的高度警觉。冷宫,那个被宫墙隔绝、几乎被世人遗忘的角落,为何会与眼前的迷局产生关联?
“冷宫……”陆景珩指尖轻叩桌面,沉吟道,“那里虽荒废,但前朝旧事纷杂,若真藏有秘库入口,并非不可能。李铭残余势力在此活动,定有图谋!”
“玄诚子道长提及宫中秘库藏有月神泪碎片,李铭的人就出现在冷宫……”沈清辞眸光闪动,“这绝非巧合!我们必须查清冷宫的底细,但绝不能打草惊蛇。”
直接探查冷宫风险太大。陆景珩沉思片刻,有了主意:“我来想办法。可借清查宫廷安全隐患或修缮旧宫之名,派可靠之人明面巡查,暗中查探。同时,让母亲(安王妃)从内廷着手,查阅旧档,了解冷宫居住的是哪位太妃,有何渊源。”
“好!我这边,继续以调理太后凤体为由入宫,或许能从太后或老宫人口中,旁敲侧击到一些关于冷宫或前朝旧物的传闻。”沈清辞补充道。
计议已定,两人分头行动。陆景珩立刻通过安王府和暗卫司的渠道安排人手。沈清辞则次日照常入宫请脉,太后面色已好转许多,对她愈发信赖。
侍奉汤药间隙,沈清辞状似无意地叹道:“昨日出宫时,远远望见西边宫苑似有荒芜之象,与宫中繁华对比鲜明,心中不免感慨。”
太后闻言,果然触动心事,唏嘘道:“那是冷宫‘静思苑’,哀家刚入宫时,里面还住着一位前朝的老太妃,姓苏,据说曾是极受宠的妃子,因牵扯前朝秘辛被黜落。性子孤僻,但听闻精通香料药理。先帝去后,她便彻底闭门不出,这些年,怕是早已……”太后摇摇头,不再多言。
苏太妃?精通香料药理?沈清辞心中一动,这与月神泪、甚至影月教似乎都有微妙的关联。她不动声色,又闲聊几句,将话题引开。
傍晚回府,两路消息相继传回。安王妃那边查到,静思苑确有一位苏太妃,乃前朝末代君主的妃嫔,本家似与西域有渊源,入宫时带入了大量奇异香草和古籍,失宠后幽居冷宫,已于五年前病故,身后事极为简薄。内务府档案中,关于静思苑的记载甚少,似被人有意抹去。
陆景珩派出的“修缮工匠”回报,静思苑外墙确有近期被人翻动过的细微痕迹,且在内院一口废弃古井旁,发现了少量新鲜的药渣,经辨认,其中有几味药材极为罕见,并非太医署常用。
线索越发清晰地将冷宫与当前谜团联系在一起!
“苏太妃,西域,香料药理,近期的人迹和药渣……”沈清辞梳理着信息,“李铭的人去冷宫,绝非送药那么简单!那里一定藏着秘密,很可能与月神泪碎片或影月教的后续计划有关!”
“但冷宫毕竟是禁地,无故擅闯是大罪。”陆景珩蹙眉,“需一个万全的理由。”
就在这时,清风端着茶点进来,嘟囔道:“姑娘,您让我收好的那个从西域带回来的黑玉匣子,今天收拾库房时,我总觉得它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哦!想起来了!有点像之前太后赏下来的一个放香料的老首饰盒的材质,就是颜色深点。”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沈清辞与陆景珩同时一震!太后赏的首饰盒?!
沈清辞立刻追问:“哪个首饰盒?”
清风努力回忆:“就是一个巴掌大,扁扁的,黑黝黝的,雕着古怪花纹的盒子,太后说年轻时装着西域进贡的‘梦甜香’,后来香用完了,盒子就赏给姑娘放药材了。”
沈清辞立刻起身去翻找,果然在药柜角落里找到了那个黑玉首饰盒!质地温润,刻着繁复的蔓荼萝花纹,与那封印魔气的黑玉匣有几分神似,但更显精致小巧。她小心打开盒子,里面空空如也,但当她将怀中的星髓玉精靠近时,玉精竟然再次传来了微弱的、与感应到月神泪碎片时相似的共鸣波动!虽然极其微弱,但确凿无疑!
“这盒子……与月神泪有关?”沈清辞又惊又喜,“太后可知其来历?”
陆景珩目光锐利:“太后提及苏太妃精通香料,此盒乃太后年轻时所得,或许……正是来自静思苑?!”
次日,沈清辞借献上新配的安神香丸之机,再次入宫,特意带上了那个黑玉首饰盒。
“娘娘,您上次赏的首饰盒,民女用来盛放香丸,觉得其材质特殊,能保香气不散,不知是出自何处巧匠之手?”沈清辞故作好奇地问。
太后拿起小盒端详,眼中露出追忆之色:“这盒子啊……是哀家刚封妃时,静思苑那位苏太妃所赠。那时她尚未完全与世隔绝,偶尔还会制些香囊分赠宫人。她说此盒是她娘家带来的,用西域一种奇玉所制,最能养香。哀家瞧着别致,便留用了。你怎么问起这个?”
果然来自静思苑!沈清辞强压激动,恭维道:“原来是前朝太妃旧物,果然不凡。民女只是觉得这玉石罕见,想着若能知其产地,或可寻来制作更好的药香。”
太后不疑有他,笑道:“你这孩子,心思总在药上。苏太妃故去多年,其娘家早已无人,这玉的来历,怕是难考了。”
得到关键信息,沈清辞立刻告退出宫,与陆景珩汇合。
“盒子来自苏太妃,她能接触甚至可能拥有月神泪碎片!”陆景珩断言,“李铭的人频繁出现在冷宫附近,定是也在寻找此物!我们必须抢先一步!”
“但如何进入冷宫搜查而不引人怀疑?”沈清辞蹙眉。
陆景珩沉吟片刻,眼中闪过决断:“有一个办法。苏太妃病故五年,按制,其生前居住的宫苑需彻底清扫整理,封存备案。我可借此由头,奏请内务府,以‘清查前朝旧物,归档造册’为名,派我们的人进去!这是光明正大的理由!”
“好主意!”沈清辞眼前一亮,“但需快,赶在月圆之夜前!”
“我立刻去办!”陆景珩雷厉风行。
凭借陆景珩的职权和安王妃的内应,手续很快批下。为了不惹人注目,决定由沈清辞以“协助辨识药材香料”为由,带领两名扮作宫女的心腹暗卫(青黛、紫苏)以及熟知宫内规矩的安王妃身边的一位老嬷嬷,次日一早前往静思苑。陆景珩则在外围策应,以防万一。
静思苑门前荒草萋萋,宫门漆色斑驳。内务府派来的几名老太监打开沉重宫锁,一股陈腐气息扑面而来。院内殿阁倾颓,蛛网遍布,尽显凄凉。
“陆夫人,您请。苏太妃生前喜静,住处简陋,东西都在原处,咱家们就在外头候着。”管事的太监恭敬道。
沈清辞点头,带人步入正殿。殿内家具蒙尘,但依稀可见昔日精致。她立刻取出玉精,凝神感应。玉精散发出持续的、明确的指引微光,指向内室方向!
循着感应,她们来到一间应是书房的小室。靠墙有一个巨大的、落满灰尘的多宝格,上面摆放着一些蒙尘的书籍、瓷器和香料罐子。玉精的指引,正指向多宝格最上层一个不起眼的、同样由黑玉雕成的方匣!
沈清辞心跳加速,示意青黛取下玉匣。匣子入手沉重,上刻莲花缠枝纹,锁扣已锈死。她尝试用玉精靠近,匣内顿时传来更清晰的共鸣!
“就是它!”沈清辞低呼。但如何打开?
她仔细观察玉匣,发现莲花花心处有一个极细微的凹陷,形状……竟与星髓玉精有几分相似!她福至心灵,将玉精轻轻按入凹陷——
“咔哒”一声轻响,玉匣盖子自动弹开!
匣内铺着明黄锦缎,上面静静躺着一块约拇指指甲盖大小、形状不规则、通体莹白、内蕴月华般光晕的玉片!其散发出的纯净古老气息,与沈清辞的星髓玉精同源,正是另一块月神泪碎片!
“找到了!”众人惊喜交加。
沈清辞小心翼翼取出碎片,与自己的玉精靠近。两块玉片同时光芒大放,发出愉悦的嗡鸣,旋即自动飞起,在空中交融,合二为一!新生的玉精体积未变,但光泽更加内敛深邃,温润之意大增,传递出的信息流更加磅礴清晰!一段关于“逆星封魔阵”更详细的施展法门,涌入沈清辞脑海!
成功了!
然而,就在众人欣喜之际,殿外突然传来管事太监惊慌的声音:“哎呦!李公公!您怎么到这儿来了?”
一个尖细阴冷的声音响起:“杂家奉贵妃娘娘之命,巡查六宫,看看有无疏漏。这静思苑倒是热闹啊?”
沈清辞心中一凛,是李铭的那个对头、素来与陆家不睦的内侍监副统领李德全!他怎会偏偏此时到来?
“快收好!”沈清辞低语,青黛迅速将空玉匣放回原处,拂去浮灰。沈清辞将融合后的玉精贴身藏好,深吸一口气,迎出殿外。
只见李德全带着两个小太监,正皮笑肉不笑地站在院中。
“原来是陆少夫人在此,杂家失敬了。”李德全阴阳怪气地道,“少夫人好雅兴,怎到这荒僻之地来了?”
沈清辞神色自若,福了一礼:“李公公有礼。妾身奉内务府之命,前来协助清查苏太妃遗物,辨识其中药材,以免混杂入库,生出事端。”她亮出内务府令牌。
李德全扫了一眼令牌,目光闪烁,在沈清辞和她身后的宫女身上转了一圈,又瞥向殿内,似在搜寻什么,最终干笑两声:“原来如此。陆少夫人真是尽心。可有何发现啊?”
“暂无特别之物,多是些陈旧书籍和普通香料。”沈清辞淡然道,“已登记造册,便可封存了。”
李德全似信非信,又东拉西扯几句,这才带着人悻悻离去。
虚惊一场。沈清辞等人顺利完成清查,封存静思苑,返回陆府。
“李德全突然出现,绝非偶然!”陆景珩听完经过,面色凝重,“定是有人给他通风报信!看来,宫中对月神泪碎片感兴趣,或与影月教有牵连的,不止李铭一党!皇宫之内,依旧暗流汹涌!”
沈清辞握紧怀中力量大增的玉精,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磅礴能量与清晰法门,心中稍安:“无论如何,碎片已得,玉精完整。接下来,便是全力准备月圆之夜,彻底解决北郊之患!”
然而,她心中仍有一丝隐忧:玄诚子指引他们找到碎片,李德全适时出现,这背后,究竟还隐藏着多少双眼睛?月圆之夜的决战,真的会如预想般顺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