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源的话像一道惊雷,在林杰耳边炸响。
他看着老者那双闪烁着灼热光芒的眼睛,看着他身后那满满一柜子泛黄的手稿和笔记,心脏砰砰地跳动着。
“沈组长,您……您是说……”林杰的声音有些发颤,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凝聚了沈清源大半生心血的研究成果,这些被尘封的思想瑰宝,竟然要交给他?
“怎么?嫌我这些东西老旧,没用?”沈清源看着他,嘴角似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但眼神却无比认真。
“不!不是!”林杰连忙摆手,语气急切,“这些东西太珍贵了!我只是……我只是觉得,受之有愧!这是您一辈子的心血!”
“心血?”沈清源转过身,再次用手轻轻抚过那些泛黄的纸页,“是啊,心血。可留在手里,带不进棺材,也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与其让它们跟着我一起烂掉,不如交给一个可能让它发挥点作用的人。”
他看着林杰说:“林杰,我观察你很久了。从你第一天来这个冷宫,不吵不闹,埋头整理档案开始。到你顶着压力,非要查那个dRG报告。再到你为了一个上访老农的账本,差点把自己搭进去……你身上有股劲儿,一股不认命、想刨根问底的劲儿。这股劲儿,我以前也有。”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过来人的唏嘘和感慨:“但这股劲儿,光用来查案子、掀盖子,是不够的,也长久不了。你得把它用在更根本的地方。改革,需要破,更需要立!破需要勇气,立需要智慧!而这些……”
他用力拍了拍那个文件柜,发出沉闷的响声,“……就是前人跌倒爬起、磕得头破血流才换来的一点智慧!里面有成功的经验,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有对问题的深刻剖析,也有现在看来可能幼稚、但当时却大胆无比的设想!”
林杰肃然起敬。
他明白了,沈清源交给他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责任的托付。
“沈组长,我……”林杰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来表达此刻复杂的心情。
“别废话了。”沈清源打断他,开始动手,将柜子里的笔记本、手稿、报告,一份份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堆放在旁边一张空着的桌子上。他的动作很慢,很轻柔,仿佛在抚摸自己的孩子。
“这本,”他拿起那本线装的、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厚笔记本,“是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跑了十几个省、上百个村子调研写出来的。那时候条件苦啊,但老百姓对赤脚医生的感情是真的,对合作医疗的期盼也是真的……可惜,后来商业化浪潮一来,很多东西都变了味。”
他又拿起一份关于“医疗服务价格扭曲与财政补偿机制”的手写报告:“这个,是零几年的时候写的。当时就明确指出,光靠财政补窟窿不是办法,必须理顺价格信号,让医生的劳动价值得到合理体现。结果呢?报上去,没人理。都说财政没钱,要稳妥。这一稳妥,就稳妥到了现在,成了医患矛盾的一个死结!”
他一份份地介绍着,语气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时而愤懑,时而无奈。
每一份手稿背后,似乎都藏着一个故事,一段被遗忘或被搁置的改革探索。
林杰静静地听着,内心受到巨大的震撼。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隐形的、充满荆棘的改革之路,而沈清源,就是这条路上一位孤独的跋涉者和记录者。
终于,所有的资料都搬了出来,在桌子上堆起了高高的一摞。
沈清源看着这堆“心血”,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都在这儿了。”他指着那堆资料,对林杰说,“怎么用,用不用,用在哪里,你自己判断。我只提醒你两点。”
他严肃的说:“第一,这里面的很多观点,在当时看来是异端,是激进,甚至到现在,可能还会触犯很多人的忌讳。你看可以,思考可以,但直接拿出去说,可能会惹麻烦。要学会消化,吸收,转化成你自己的东西。”
“第二,”他盯着林杰的眼睛,“理论和政策是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再好的方案,也要靠人去执行,去博弈。你要有思想准备,改革的路上,最大的阻力往往不是来自于理论的对错,而是来自于盘根错节的利益。你刚刚经历过的,只是冰山一角。”
林杰郑重地点头:“沈组长,您的话,我记住了。我会好好研读,认真思考。”
沈清源点了点头,似乎完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又恢复了些许之前那种懒洋洋的神态。他踱步回到自己的座位,重新拿起那份似乎永远也看不完的报纸。
“这些东西,你自己想办法搬走。办公室地方小,放不下。”他慢悠悠地说了一句,便不再看林杰,仿佛刚才那番郑重的托付从未发生过。
林杰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珍贵资料,又看看重新沉浸在报纸世界里的沈清源,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找来几个结实的纸箱,开始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手稿和笔记分门别类地装箱。
当他搬起最后一摞资料时,发现箱子底部压着一个单独的、没有标记的牛皮纸文件夹,看起来比其他东西都要新一些。
他好奇地拿起来,打开。
里面只有薄薄的几页纸,是一份未完成的手写提纲,标题是:《构建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与医保支付方式联动改革框架的初步设想》。
林杰的心猛地一跳!
这正是他之前思考过,但尚未系统梳理的方向!
他快速浏览着提纲内容,虽然只是框架,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直指当前医药价格和医保支付领域最核心的弊端,并提出了大胆的联动改革构想,许多观点与他不谋而合,甚至更加深刻!
他激动地抬起头,看向沈清源。
沈清源依旧在看报,头也没抬,仿佛随口说道:“那个啊,是前段时间闲着没事瞎想的,还没写完,就是个空架子。你要是觉得有点意思,就拿去玩玩吧。”
空架子?拿去玩玩?
他分明感觉到,这看似随意丢出的“空架子”,才是沈清源真正想交给他的、指向未来的最核心的“压箱底”的东西!
他看着沈清源那隐藏在报纸后的身影,深吸一口气,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说道:
“沈组长,您放心。这个‘空架子’,我一定会把它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