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的阴霾尚未完全从狼牙堡上空散去,刑场干涸的血迹依旧刺目,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腥气。恐惧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每一个官吏和曾经与王梆、李茂等人有过交集的人心头。人人自危,噤若寒蝉,整个势力范围内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寂静。
杨帆站在堡墙上,俯瞰着下方略显空旷和紧张的街道。他深知,纯粹的威慑如同绷紧的弓弦,拉得太满,终有断裂的一日。贾诩的雷霆手段清除了毒瘤,但也留下了创伤和猜忌。此刻,他必须亲自出手,施展仁政,抚平伤痕,将因恐惧而凝聚的人心,转化为真正的认同与归附。
“是时候了。”杨帆对身旁的张玄和诸葛亮说道,“大棒已然挥下,该送上蜜糖了。”
三日后,狼牙堡中心广场再次人山人海。与上次处决人犯时的肃杀不同,这一次,高台上除了肃立的杨帆和文武重臣,还多了几位白发苍苍的乡老代表。台下百姓的眼神中,除了敬畏,更多了几分期待与忐忑。
杨帆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传遍四方:
“诸位乡亲父老!前日之事,想必大家已有耳闻。王梆、李茂等人,身为我狼牙堡官吏,不思报效,反而贪赃枉法,勾结外敌,意图叛乱,其罪当诛!此等害群之马,我杨帆,见一个,杀一个!绝不容情!”
开场依旧是毫不妥协的强硬,定下了不容挑战的底线。台下众人心中一凛,仿佛又看到了那日刑场的寒光。
但紧接着,杨帆话锋一转:
“然,我亦深知,乱世求生,并非人人皆愿为恶。有人是被胁迫,有人是被蒙蔽,有人只是一时糊涂!《狼牙律》之精神,在于惩恶扬善,罚当其罪!今日,本堡主宣布:凡受王、李等首恶裹挟、牵连者,若能主动交代问题,情节轻微者,既往不咎!确有参与但非主谋、且有悔过表现者,可酌情从轻发落,戴罪立功!”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骚动和难以置信的低语。许多原本以为在劫难逃、整日提心吊胆的官吏和家属,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很快,便有数名被锦衣卫记录在案、但罪行不重的胥吏和低级军官,战战兢兢地走到台前,痛哭流涕地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或是收受过一些小恩小惠,或是在压力下传递过一些不重要的消息。杨帆当众宣布,念其主动坦白,予以宽大处理,保留其职位,以观后效。
这一幕,极大地安抚了那些处于恐慌边缘的人。他们意识到,堡主并非一味嗜杀,而是讲道理、分轻重的。
紧接着,杨帆抛出了真正的“蜜糖”。
“内患已除,当与民更始!”他声音高昂起来,“即日起,狼牙堡全境,本年秋赋,减免三成!”
“万岁!堡主万岁!”台下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赋税是压在百姓头上最沉重的大山,减免赋税,是实实在在、最能赢得民心的德政!
这还没完。
“此外,抄没王梆、李茂等罪人之田产、宅邸,共计良田八千余亩,宅院数十处!”杨帆手一挥,“这些田产,将全部分配给境内无地、少地之农户!按丁口授田,即刻办理!其宅院,部分用以奖励有功将士,部分改为各地官学校舍!”
“分田了!真的要分田了!”
“老天开眼啊!俺家三代佃户,终于要有自己的地了!”
许多衣衫褴褛的农民激动得热泪盈眶,跪地叩拜,高呼杨帆之名。土地,是他们祖祖辈辈最深的渴望!这一举措,直接将肃清行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化为了底层民众对狼牙堡政权最坚定的支持!
杨帆继续宣布:“各乡上报之水利修缮项目,由堡内拨付钱粮,即刻动工!务必要在明年春耕前,让更多的旱地变成水浇田!”
减赋、分田、兴修水利!这三项实实在在的仁政,如同温暖的阳光,迅速驱散了肃清带来的寒意与恐惧。百姓们关注的焦点,从那些被砍掉的头颅,转移到了即将到手的地契、减轻的赋税和来年丰收的希望上。
与此同时,杨帆也对军队进行了安抚。将抄没的部分金银作为额外赏赐,分发下去,并再次强调了《军功爵制》的公正性,承诺所有赏赐必定兑现。周丕、霍去病等将领也适时地在军中宣扬堡主的恩德与律法的威严,使得军队的士气不降反升,忠诚度更加牢固。
一场潜在的政治危机,被杨帆以高超的手腕化解于无形。他完美地平衡了“威慑”与“仁政”。一方面,他用铁血手段明确告诉所有人,背叛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维护了律法和统治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宽恕、减负、惠民,展现了统治者的胸怀与担当,赢得了最广泛的民心。
经此一事,狼牙堡的内部凝聚力不降反升。官吏们更加谨守规矩,百姓们更加拥护政权,军队更加效忠主帅。杨帆的统治基础,在刚柔并济的策略下,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固。
贾诩在阴影中看着这一切,微微颔首。主公此举,深得权术之三昧。光羽则依旧沉默,但他知道,自己这把刀,只有在主公这般懂得何时出鞘、何时归鞘的执刀人手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而不至于反伤其身。
仁政与威慑,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载着狼牙堡这辆战车,在乱世之中,更加平稳而有力地向前奔驰。杨帆的统治手腕,在这场风波之后,已然褪去了青涩,变得愈发成熟和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