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挂断了。
听筒里只剩下“嘟嘟”的忙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苏正握着话筒,没有立刻放下。赵志远最后那几句话,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沉重而冰冷的石子,投入他心湖的深处,激起圈圈涟漪。
省联合调查组。
回头看。
省纪委,秦副书记。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张正在缓缓收紧的大网。苏正很清楚,这张网的目标,表面上是云州近三年的所有重大项目,但真正的核心,恐怕就是他这条在清源县搅起过滔天巨浪的“过江龙”。
赵志远在提醒他,也是在敲打他。你捅的马蜂窝太大,惊动了蜂王。
他缓缓将话筒放回原位,发出“咔哒”一声轻响。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云州城。车流如织,高楼林立,这座城市在他的推动下,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沉疴,焕发新生。
但这种新生,是以一种近乎“神迹”的方式实现的。
教育、医疗、保障房、干部选拔……他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在挑战这个世界根深蒂固的规则。他以为自己做得足够隐秘,借着周书记、赵书记的手,将一切都包装在合法的程序外衣之下。
可他忘了,雪地里走得多了,总会留下脚印。
尤其是在清源县,那里的动静太大了。学区房消失、医院被“降级”、烂尾楼拔地而起……这些事情,在当时或许能用“巧合”或“群体性事件”来掩盖,可一旦被一个真正“铁面无私”的人,拿着放大镜,一帧一帧地“回头看”,那些不合逻辑的裂痕,就会暴露无遗。
秦副书记……
苏正的脑海里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形象。能被赵志远用“六亲不认”来形容,这个人,恐怕不是靠“反向批示”就能轻易糊弄过去的。神笔的力量,是作用于“官僚怨气”和“不公”之上的。如果对方本身就是“公平”的化身呢?
一阵微风从窗户的缝隙吹入,让他感到一丝凉意。
这是他来到云州之后,第一次感觉到,事情的发展,似乎有脱离他掌控的趋势。
他下意识地转过身,目光落在了办公桌的笔筒上。那支爷爷留下的英雄牌钢笔,正静静地躺在那里,朴实无华,与周围那些精致的办公用品格格不入。
仿佛是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波动,那支钢笔的笔身,毫无征兆地,亮起了一点微弱的金光。
苏正的瞳孔微微一缩。
他走回办公桌前,伸出手,将那支钢笔握在掌心。
一股前所未有的、磅礴浩瀚的力量,顺着他的掌心,瞬间涌入他的四肢百骸!
这一次的感觉,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如果说,之前解决清源县的那些问题,神笔吸收的力量像是涓涓细流;那么这一次,彻底整顿了云州市积弊已久的干部选拔体系,所产生的能量,简直就是一条奔腾咆哮的长江大河!
整个云州的官场,有多少人因为论资排辈而壮志难酬?有多少人因为任人唯亲而报国无门?又有多少人,对这套僵化的体系,心怀怨愤却又无可奈何?
李卫民的倒台,以及后续一系列的公开竞聘,将这些积压了不知多少年的怨气,一次性引爆,然后又将其转化为对“公平”的渴望与赞许。
这股力量,太过庞大,也太过纯粹。
苏正感觉自己握住的不是一支笔,而是一轮小小的太阳。灼热的能量在他经脉中奔涌,让他整个人都仿佛要燃烧起来。
他强忍着那股几乎要破体而出的力量,将心神沉浸其中。
“嗡——”
一声低沉的、仿佛来自远古洪荒的嗡鸣,在他的脑海深处响起。
他手中的钢笔,笔身的金光陡然大盛,将整个办公室都染成了一片璀璨的金色。那光芒是如此耀眼,却又并不刺目,反而带着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
紧接着,苏正看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一条通体由金光构成的龙形虚影,从笔身之中缓缓浮现。
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都要凝实。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连每一片龙鳞的纹理、每一根龙须的飘动,都纤毫毕现。它的双目不再是空洞的光点,而是两颗燃烧着金色火焰的星辰,充满了威严与灵性。
那不再是一个虚影。
那仿佛是一个真正的、拥有生命的活物!
金龙摆脱了笔身的束缚,在他面前的空中盘旋飞舞。它的身姿矫健而优雅,每一次游动,都带起一片金色的光屑,如梦似幻。
它围绕着苏正,缓缓游弋,那双燃烧着火焰的龙目,静静地注视着他。苏正从那目光中,读懂了一种情绪。
认可。
像是一位沉睡了千年的君王,终于认可了自己选中的执剑人。
“吟——”
一声高亢、清越的龙吟,毫无征兆地在苏正的灵魂深处炸响!
这声音并非通过耳朵传入,而是直接作用于他的意识。那龙吟声中,蕴含着无上的威严与力量,仿佛能镇压天地,号令万物。
苏正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世界都仿佛在这声龙吟中静止了。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神笔之间的联系,正在发生着某种质的蜕变。如果说以前,神笔只是他手中的一件工具,他需要通过“反向批示”这种特定的方式来催动它。
那么现在,他感觉自己仿佛能与这支笔,与笔中这条活过来的金龙,进行某种程度的“沟通”。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只要他心念一动,这条金龙就能脱离笔身,化作真正的力量,去执行他的意志,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言出法随”的文字游戏。
神笔,再次升级了。
而且是一次脱胎换骨般的巨大飞跃。
不知过了多久,那震慑心魄的龙吟声渐渐平息。盘旋的金龙,深深地看了苏正一眼,随后化作一道流光,重新没入了钢笔的笔身之中。
办公室里那璀璨的金光,也如潮水般退去,敛入笔身,不留一丝痕迹。
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苏正缓缓摊开手掌,那支英雄钢笔正静静地躺在他的掌心。它看起来和之前没有任何区别,依旧是那副朴实无华的样子,只是笔尖的金属光泽,似乎变得更加内敛深沉,仿佛洗尽了铅华。
但苏正知道,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能感觉到,笔身之中,那条金龙并未消失,而是像在沉睡,与他的心神,建立起了一种若有若无的联系。
他将笔重新插回胸前的口袋,那股灼热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润的、与他心跳同频的脉动。
他重新走到窗前,再次望向脚下的城市。
这一次,他心中的那一丝不安与凉意,已经烟消云散。
省调查组又如何?
铁面无私的秦副书记又如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如今手中的底牌,比他自己想象的,还要强大得多。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苏正的声音恢复了平静。
陈默推门而入,神色比刚才更加凝重。他手中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快步走到苏正的办公桌前。
“秘书长,省委办公厅刚刚发来的传真,关于这次联合调查组的正式通知。”
苏正转过身,接过那份还带着温度的文件。
文件的内容与赵志远电话里说的基本一致,只是措辞更加官方和正式。调查组的规格很高,由省纪委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厅等多部门联合组成,规格之高,在云州历史上都属罕见。
苏正的目光,直接落在了文件末尾的附件上。
附件是调查组主要成员的名单和简历。
组长:秦卫东,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简历很长,从基层纪检干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履历上全是查办各种大案要案的赫赫战功。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他曾经亲手将自己以权谋私的亲舅舅送进了监狱,因此得名“铁面秦”。
副组长有两位,一位是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另一位是省审计厅的总审计师,也都是以严谨和苛刻着称的厉害角色。
这份名单,堪称“豪华顶配”,透露出一股不查个底朝天决不罢休的肃杀之气。
陈默看着苏正平静的脸,心里却捏了一把汗。他低声说道:“秘书长,我托省里的老同学打听了一下……这个秦书记,油盐不进,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而且,他这次下来,据说是带了‘尚方宝剑’的,可以直接向省委书记汇报,连市里都无权干涉。”
“是吗?”苏正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他将文件轻轻放在桌上,目光却没有离开那份名单。他的手指,在“秦卫东”三个字上,轻轻点了点。
陈默看着苏正的动作,感觉自己的心跳都漏了一拍。他总觉得,这位年轻的秘书长,似乎又在盘算着什么。
就在这时,苏正忽然开口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陈默,清源县的档案,现在都移交到市档案馆了吧?”
陈默一愣,不明白苏正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立刻回答:“是的,上个月刚完成交接。林思齐馆长正在带人做数字化整理,听说进度很快。”
“很好。”苏正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起。
“我是苏正。”他对着话筒,语气平淡地发出了一个指令,“林馆长吗?麻烦你,把清源县近三年,所有关于‘安全生产’的卷宗,全部找出来。对,所有的,一份都不要漏。整理好之后,立刻送到我办公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