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系统,这把无产阶级专政的“刀把子”,在这场席卷一切的风暴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最猛烈的冲击。林向军所在的南城派出所,往日里处理邻里纠纷、调解夫妻矛盾、抓捕小偷小摸的日常警务节奏,被彻底打乱了。户籍窗口前排队的居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神色激动、进进出出传递各种消息和文件的人影。
所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而怪异。原本的老所长,一位经验丰富、处事公道的老公安,前几天被宣布“靠边站”,去了局里的学习班“反省思想”。新调来的负责人姓郑,年纪不大,据说是上面某位领导赏识的“新生力量”,革命热情极高,嗓门也大,一来就把工作重心完全转向了“打击牛鬼蛇神”和“维护革命新秩序”。
所里几个年轻的干警,被这种狂热的气氛感染,也变得亢奋起来,胳臂上的袖标戴得比谁都正,走路都带着风。一些老干警则沉默着,脸上带着困惑和忧虑,但大多不敢多言。
这天下午,郑负责人召集全所开会,进行“思想再动员”。不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郑负责人站在前面,挥舞着手臂,声音极具煽动性:
“……同志们!革命的洪流滚滚向前,容不得半点犹豫和摇摆!我们公安战士,是专政的铁拳,必须冲锋在前!现在,有一些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牛鬼蛇神,什么反动学术权威,什么历史不清白的残渣余孽,还在企图负隅顽抗!上级给我们下达了任务,就是要彻底清查这些人,把他们揪出来,批倒批臭!”
他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坐在后排、身姿笔挺、眉头微蹙的林向军身上。
“向军同志!”郑负责人点名了,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鼓励和施压的笑容,“你是我们所里的骨干,出身好,父亲是革命干部,根正苗红!业务能力也强!现在正是需要你这样的同志发挥作用的时候!你表个态,带个头,组织一个突击队,专门负责对辖区内几个重点目标的清查工作!要拿出我们公安的威风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林向军身上。几个年轻干警眼神热切,跃跃欲试;老干警们则大多低着头,或者看着别处,气氛微妙。
林向军感觉自己的后背瞬间绷紧了。他想起上次家庭会议上,弟弟向阳冷静的分析:“谨言慎行,守住本分”;想起父亲林大山那句沉甸甸的嘱托:“抓好生产是最大政治”;更想起自己当年穿上这身警服时,在心里发过的誓言——保护人民,维护治安,除暴安良。
他深吸一口气,在全场的注视下,缓缓站了起来。警帽的帽檐在他额前投下一道阴影,但他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郑负责人,各位同志。”他的声音洪亮,穿透了会议室里浑浊的空气,带着公安干警特有的那种斩钉截铁,“我是人民公安!我的职责,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这一点,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变!”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上级指派的任务,只要是职责范围内的,我林向军坚决完成,绝不打折扣!但是——”
这个“但是”让郑负责人的眉头皱了起来。
“我的枪口,只对准犯罪分子!我的手段,只用于维护法纪!”林向军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凛然之气,“现在街面上,因为运动,小偷小摸多了,打架斗殴的多了,甚至有些坏分子想趁机搞破坏!这些,才是我们公安目前最应该管、最应该投入精力去处理的事情!确保老百姓能睡个安稳觉,能放心出门,能安心过日子,这才是我们公安最大的任务,最大的政治!”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砸进翻腾的漩涡,让会议室里出现了片刻的死寂。这番话,在眼下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狂热氛围里,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刺耳”。几个年轻干警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郑负责人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嘴唇动了动,似乎想反驳,但看着林向军那挺拔如松的身姿和毫无惧色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一些老干警眼中隐隐流露出的赞同,他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林向军是所里有名的业务尖子,立功受奖多次,而且他父亲林大山在工业局也是实权人物,背景不一般,硬碰硬未必合适。
“向军同志……你的认识,很有‘特点’。”郑负责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语气干巴巴的,“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那突击队的事情就先放一放。不过,维护治安的任务也很重,希望你能够尽职尽责!”
会议在不尴不尬的气氛中结束了。
从此,林向军在所里便显得有些“不合群”。当郑负责人带着一群积极分子,忙着去执行各种“革命任务”,去抄家、去抓“思想犯”时,林向军要么带着几个同样看重业务、心里还存着警察本分的老搭档,骑着自行车在辖区内一遍遍巡逻,处理那些实实在在的治安案件;要么就坚守在所里,耐心接待前来报警、求助的群众,处理那些因为运动而激化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
他的这种“定力”,在这种混乱的时局下,无形中成了许多人的“避风港”。
最惊险的一次,是某个傍晚。一伙来自外面大学、情绪激动的学生,在一个“领头者”的煽动下,冲击了辖区内一位老工程师的家。这位老工程师据说有复杂的“海外关系”,曾经在国外留过学。学生们高喊着口号,砸烂了院门,眼看就要冲进屋里。
附近邻居赶紧跑到派出所报警。当时所里大部分人都被郑负责人带走去参加另一个“声势浩大”的批斗会了,只有林向军和两个老民警值班。
接到消息,林向军二话不说,抓起警帽和配枪(虽然他知道绝不能轻易动用),带着两个老民警就冲了出去。赶到现场时,老工程师家的院门已经被砸开,一群学生正围在屋门口,叫嚷着要把人揪出来。
“都住手!”林向军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瞬间镇住了场面。他带着民警强行插入人群和屋门之间,用身体形成了一道屏障。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组织按程序反映!冲击民宅,打砸抢烧,这是违法行为!”林向军目光如电,扫视着那群情绪激动的学生,声音严厉,“我是本辖区公安民警,维护治安是我的职责!现在,请你们立刻离开!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他的气势,他身后穿着警服、面色严肃的老民警,以及他那番义正辞严的话,让那群学生一时被慑住了。领头的学生还想争辩,林向军直接打断:“有什么话,跟我回派出所说!不要在这里扰乱居民生活!”
他一边强硬地驱散人群,一边示意身后的老民警赶紧进屋查看情况。最终,在那伙学生不甘的咒骂声中,林向军硬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将那位吓得面色惨白、浑身发抖的老工程师和他的家人暂时保护了起来,直到那伙人悻悻散去。
类似的事情,林向军和他的小团体处理了不止一桩。他们凭借着公安的身份,凭借着对法律法规的坚守,以及那种强硬而不失策略的手段,在风口浪尖上,为一些被无理冲击的技术人员、教师家庭,提供了难得的喘息之机和平安庇护。
他虽然不参与那些轰轰烈烈的“运动”,但他坚守的“维护治安”的本职工作,却在混沌之中,默默地守护着一方小小的秩序与人心。许多被他帮助过的人,或许不知道他的名字,但都知道,南城派出所有个“只认治安、不瞎掺和”的林公安,是个难得的好警察。这份在浊流中坚守的定力,比任何响亮的口号都更加珍贵。